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男女比例失衡,人工干预未必有效

2017年02月24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治道变革

  最近三四年来实行的“单独二孩”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对于已经造成的人口性别比失衡难题,并无对冲作用,而只有缓解作用。

  近几年来,由男女比例失衡而引发的“光棍危机”屡屡见诸报端,每每引发舆论关注。确实,中国目前已经进入男女性别失调的社会。从宏观上看,未来30年将有3000万男性缺乏女性配偶。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的数据,2015年中国总人口性别比105.02,出生人口性别比113.51,而80后非婚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36:100,70后非婚男女性别比206:100。在最近30年里,有些地方的男女性别比甚至高达130:100。

  男女性别比失调,会导致严重的原始秩序问题。很多人将被迫过起单身生活,从而出现偏远贫困乡村人口老龄化、自然空心化的问题。这对社会底层来说,不仅意味着经济贫困,还意味着原始家庭秩序的贫困,未来还将面临因老龄化而导致的老年化的贫困。

  在越贫困的原始秩序里,越倾向于养儿防老,导致选择性生男孩,以及人为的高男女性别比失衡。其结果是,父辈有了儿子养老,但儿子却找不到媳妇来生子为自己养老。这不仅是原始秩序的理性选择,也是国家秩序维度中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理性选择。但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对个体短期里是最优的选择,在全局和长期内,都是最差的选择。

  集体行动悲剧在集体行动理论家看来是很难避免的,对于男女性别比来说,亦是如此。国家政策干预是一个办法,但控制人口可能相对容易,而要鼓励生孩子,尤其是鼓励生女孩,不仅在技术上不可能,在伦理上亦不可能。从治理和政策角度来说,现在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因为国家强制性政策,一般适用于可以进行简单管理的场合,而男女婚育,恰恰是人类最原始的秩序之内,很难进行有效管理。

  所以,现在专家对男女性别比问题,只能是描述和分析,而很难提供有效的政策方案。现有的政策工具,比如投入立法资源、强化部门联动机制的综合治理、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建立相关性别比预警等,看起来动静很大,但很难对其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因为在开放社会中,这些政策手段,很难对原始秩序的婚育进行干预。

  最近三四年来实行的“单独二孩”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对降低性别比的确会起到一定作用。但即使考虑第二孩是自然生育而不是选择性生育,对于已经造成的人口性别比失衡难题,并无对冲作用,而只有缓解作用,且这些新增女性人口进入婚育期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很多专家建议从改变男女不平等的习俗,如男娶女嫁、从夫居、孩子从夫姓等处着手。但这些古老的习俗,已经深深地积淀在原始秩序里。只有在原始秩序结构充分被稀释,人们越来越生活在扩展的生活秩序、市场秩序、专业秩序和国家秩序中之后,才能真正改变这些习俗的秩序维度的基础,才能真正建立男女平等的原始秩序的基础。这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对于解决过去30年和未来30年的问题,都是“远水难救近火”的事情。

  目前,国家真正能够做的行之有效的政策,主要是鼓励婚姻服务,尽可能减少婚育成本,这样可以解决因为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而导致的被迫单身问题。此外,适度推动移民政策改革,让更多的外国女性能够到中国来工作和生活。对于减少“光棍危机”,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毛寿龙(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