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来信

2017年03月0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新中街一侧没有人行道

  前天下班后,我到东城区新中街附近的一个社区探望朋友。当时,天色已经黑下来了,我把车停在与新中街垂直相交的工人体育场北路上,而后步行至新中街。

  我顺着新中街路侧往前走,没想到越走越“艰辛”:一开始,我发现路旁还有狭小的人行道,可即便如此,人行道仍然被周边商铺店员摆放上了杂物,我只好走机动车道。继续向前,人行道竟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停车场。

  道路旁停满了车辆,行人只能走中央的机动车道,车道上车辆络绎不绝,我差点被一辆快速驶过的车辆撞了。我后来听朋友说,这条路在晚上没少发生交通事故,基本都是车辆撞倒了行人。

  建议相关部门对新中街进行拓宽改造,建设人行道,同时整治乱停车行为。□王晓阳(市民)

  厕纸箱里不妨增设裁纸刀

  近日,天坛公园卫生间免费厕纸过度使用引发舆论热议。天坛公园为此召开发布会通报此事称,公园对于过度用纸现象多以劝阻为主,实际上近两年用纸量已下降,今后公园仍将一如既往地提供免费厕纸。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公厕厕纸箱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

  在日本旅游时,笔者曾看见过一种公厕自动出纸机,按一下钮出一份纸,大约半米左右,足够上一次厕所的使用量;另一种是,在东京地铁厕所外的手纸箱里增加了一把裁刀,转过一个30厘米左右会被截断,可以避免有些人一下子拉出十几米长的不良行为发生,既方便使用也避免了浪费。

  这些措施,北京公厕的管理方不妨借鉴学习一下。□杨龙(市民)

  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老年人住老楼房、老小区,这是全国范围内的一种普遍现象。相当一部分老旧小区的楼房没有电梯,导致住在高层的部分老年居民陷入“上不去、下不来”的困境。尤其是在老年居民遭遇突发疾病,急需救助的时候,没有电梯又成了这些老旧小区的一个“致命短板”。

  给老旧小区的楼房加装电梯,阻力或者说困难来自各个方面。其一,加装一部电梯,动辄需要四五十万元或者是更多,如果这笔钱全部由居民自己来承担,分摊到每户则需要四五万元,而这些老旧小区的老年居民多数属于社会低收入群体,如此费用显然难以承担。其二,对于一栋楼的底层住户,尤其是一二楼的住户来说,由于没有加装电梯的需求,所以他们一方面不愿意承担费用,另一方面也因为影响采光、产生噪音等原因,往往会反对和抵制加装电梯。其三,加装电梯涉及众多部门,前期规划、报建,甚至水电气和绿化改造等手续是否顺畅,已经成为影响老旧小区居民加装电梯意愿能否实现的关键。

  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需要建立可执行的制度章程,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实现政府、市场和社区的合作。□苑广阔(职员)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shepingbj@vip.163.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