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常识,何妨重复一千遍

2017年03月1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扫一扫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

  本周,书评君的许多推送都围绕着“常识”展开。说是“常识”,可事实上仍然被大家忽略与遗忘。比如,实现性别平等、普及儿童性教育,甚至保证课本里文章的真实性……这些期待与呼吁,看似是简单至极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却仍然面临着许多巨细靡遗的困难。我们需要对这些观念达成共识,并且毫不动摇地去推进它们。对于这些我们共同信仰的尝试,重复一千遍又何妨?

  女性

  身为女人,我有困惑

  在三八节的前一天,我们邀请在学术、文艺创作、社会活动领域开创出自己一片天地的女性参与了一次圆桌会,谈谈身为女人在日常生活中曾遇到过的最大困扰是什么。她们以学者、作家等社会身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社会认同,但她们仍有一些关于如何与女性身份相处的困惑、仍未想明白的难题,或者感到难以面对的现实。

  比如,做了全职妈妈之后,作家阿子发现“女性们谈家妇色变,视家妇为革命叛徒,蔑视各种家务劳动”;性别研究学者丁瑜的学生问她,有了这样的性别敏感意识后,怎么样才能和这个世界安然相处?她坦承:说实话,我已经没有办法安然相处了。学者田晓菲则受困于对社会媒体上流传的失真传闻。

  如朋友一般地聊聊天甚至说说小抱怨,这样的茶桌小聚亲切、开放,像用一架小小的摄影机录下些许真实的片段。也正是这样的真实,可能唤起更多人的共情。进而,期待更多人共同去一点点地创造一个对女性更友好的社会。

  女人的节日,男人被观看

  我们从简·奥斯汀、勃朗特,到萨冈、耶利内克、杜拉斯,再到阿特伍德,一路读遍各大女性作家的男性形象。我们发现,男性在女性的笔下,经历了从被仰视到被批判再到被包容的变化。到了安吉拉·卡特笔下,男性、女性的性别界限趋于模糊,性别观念与价值已经不是女作家笔下关注的重点,至少不是头等要事。毕竟,在小说里,除了争斗与批判,我们有更美好的事情可以做。

  严肃点,我们今天聊聊女人的胸

  《乳房:一段自然与非自然的历史》

  作者:[美]弗洛伦斯·威廉姆斯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2月

  为什么要说“严肃点”,当然是因为通常而言,我们谈到“胸”,或者说“乳房”这个话题时,都不太严肃。它们是娱乐新闻里永恒的风景线,是男人们对女性品头论足时的关键点。

  魅力有多大,给人造成的困扰就有多大。无数人因它的外观而自卑,每年有数十万人为它的外观动手术;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乳腺癌的发生率几乎成倍增长,成为举世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最“完美”的母乳,如今也成了毒素的汇集之地。书评君和《乳房:一段自然与非自然的历史》这本书“聊了聊”,用虚拟的形式,讲述了关于乳房的真实的奇妙和血泪史。

  教育

  是的,我教小学生正确地念“睾丸”,因为这很必要

  近几天,“儿童性教育”话题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起因是杭州萧山一位家长发微博表示,发现女儿的性教育读本中出现了部分过于直白的、描述人体生殖器官的词汇。许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说中国不够重视儿童性教育。但等到儿童性教育读本出现,其中的内容又令大人们感到尴尬。有的网友认为性教育应当多采用打比方、做类比的方式,不应当教给儿童生殖器名称;也有网友认为性教育就需要直白、简单。

  对于儿童性教育,合理的分寸和方式该如何拿捏?这套教材是否是一套合适的儿童性教育读本?书评君找到了曾参与过这套性教育读本最初试点教学的志愿教师,请她跟大家分享了她做儿童性教育的感受和想法。普及儿童性教育将仍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有争议不要紧,但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在争议中仍然要前行。

  反思

  七年了,爱迪生还在救妈妈,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

  《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

  作者:郭初阳 蔡朝阳 吕栋 等

  版本: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年9月

  这周,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的校长张敏随堂听了节语文课,却在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早该被发现的“秘密”:一篇七年前就被质疑过的“假课文”如今竟然还被保留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里(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爱迪生救妈妈》,第137-139页。)

  最早对阑尾炎手术的记载出现在1886年,而那时候爱迪生都近40了,电灯也早在1847年就被发明。所以爱迪生小时候根本就没有阑尾炎手术,又怎么会利用镜子帮助医生救妈妈呢?

  这个结论其实早在七年前就得出了,在一群一线教师的努力下,他们合作完成了一本书《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可七年过去,这篇假课文仍被保留在小学二年级语文的课本里,爱迪生还在救妈妈,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

  《读太多10万+,是会中毒的》

  “10万+”已经成为我们这个自媒体时代的一个专有名词。对写作者、传统媒体人来说,“10万+”的出现挑战了他们原有的写作规范、从业规范:每个作者、编辑都挖空心思地研究爆款文章行文的套路、不同标题的点击率、粉丝的转化率。对广大读者来说,“10万+”也改变了我们阅读的方式:我们习惯了观点鲜明、用语犀利的文字,我们需要速战速决的快感。

  沈从文、汪曾祺,甚至王小波、张爱玲,这些当代散文名家的文字,在当今的微信公号10万+的汪洋中并不一定有最高的点击量。作为读者我们都爱读10万+,作为写作者,我们也都期待能制造10万+。但一片繁荣的文字海洋当中,这样的10万+风潮却也潜藏着狡猾的危机。

  霉土豆

  村上春树,严歌苓,张嘉佳…

  对不起,你们入围了这次的“雷”书单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各位爱读书的小伙伴,肯定都有读到一本书,感到不满意甚至很失望的时候。书评君从本周起将推出一个全新的小栏目——“霉土豆”。这个有些调侃意味的小栏目专门用于吐槽那些我们读到的失望之书。读到“霉土豆”的你,自然想要不吐不快,对于其他爱书人,你的意见,也是他们重要的“防雷”参考。

  书评君将根据大家的意见,每月评选一本“霉土豆”奖获奖书籍。第一期的“霉土豆”,我们既有以往书评君的好朋友们、书评人们心目中的失望之书,也邀请书评君的读者们提名了他们心目中的失望之书。

  村上春树,严歌苓,张嘉佳…都入围了我们这次的“霉土豆”书单。在留言区,我们也收到了读者们热烈的反馈,提名了他们心目中的“失望之书”。

  一周话题

  书一旦借出去还拿得回来吗

  我们常说阅读是孤独的,但正是如此,我们才更期待、更珍惜因为阅读发生的相遇,和因为阅读产生的共鸣。本周,书评君又多了一个新的小栏目——一周话题。每一周,我们都会抛出一个和书或读书人有关的话题,请大家一起来聊聊天。

  这会像是书评君开辟的一个小客厅——有高高的书架,几把椅子,来来去去的朋友。相信你,一定会愿意每星期都来坐坐。第一期的“一周话题”,我们跟大家聊了聊借书的话题。有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有人坚决不外借书籍。大家你来我往,聊得很是愉快。有空时,也来书评君这里聊聊跟书有关的那些事儿吧。

  本周书情观察:新京报记者 张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