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新食品周刊·食界/专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新食品周刊·食界/专题
上一篇

准入限制取消 粮油开放成趋势

中国取消油脂加工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专家认为外资粮油将受益

2017年03月21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2017年春节前夕,《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公布,明确取消油脂加工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近日益海嘉里就表示,这一政策将使外资粮油企业受益。

  而此前网上传言称,外资公司大量向中国出口大豆,危害健康,呼吁抵制外资粮油品牌。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国家取消外资准入限制,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1 粮油业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

  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从海外进口大豆8391万吨,中国已持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进口量在过去5年增加了2000万吨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粮油业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1982年,中国鸡蛋产量仅为281万吨,每周人均不足一枚;商品猪产量只有2亿头左右,平均5个人一年才能吃到一头猪。伴随着以大豆作为饲料原料的现代养殖方法被引进中国,家禽和生猪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鸡蛋人均消费超过16公斤(275枚鸡蛋),鸡肉产量达到1350万吨,带动了大豆大量从国外进口。

  十几年前,商业嗅觉灵敏的企业就认为,中国民众的消费水平会赶超发达国家。如今在大豆进口和加工市场,不只是外资公司,国有企业包括央企也很早就开始大豆加工的业务,并且持续不断地扩大大豆加工能力。

  因此,只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从正规渠道进口经过批准的大豆,是正常的经营行为,理应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各种性质的企业享受平等待遇。

  2 进口大豆是满足需求的重要补充

  中国国产大豆的产量从2012/13市场年度的约1300万吨降至2015/16市场年度的不到1200万吨。

  国外进口大豆持续大量增加,确实对国产大豆产业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但为什么并没有禁止进口海外大豆?

  业内分析,中国的耕地数量有限,当务之急是保证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目前中国国产大豆的产量尚无法完全满足养殖业的庞大需求,从海外进口大豆成为必要的市场补充。目前,美国、巴西、阿根廷是大豆的主要出口国。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今年两会的记者会上强调,世界卫生组织、欧盟委员会、国际科学理事会等众多国际权威机构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进行跟踪、评估、监测,经安全评价获得政府批准的产品是安全的。

  3 益海嘉里小包油改变民众消费习惯

  此前,大豆等油脂加工一直是限制外商投资的产业。而2017年春节前国务院下发的最新通知,取消了油脂加工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外资公司履行了社会责任,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社会的肯定。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末期,益海嘉里创始人郭鹤年和郭孔丰叔侄坚定地进入中国市场。益海嘉里负责人介绍,“当时,很多消费者买油要到国营粮店。当益海嘉里推出‘金龙鱼’小包装色拉油后,民众的消费习惯慢慢改变了,促进中国食用油消费,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益海嘉里在帮助中国食用油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也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并且成为市场的领头羊。”

  2008年国际农产品价格大涨之际,中国保持物价稳定压力极大。来自媒体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益海嘉里在中国市场执行官方“限价保供”的要求,每天生产1万吨左右的食用油投放市场,每天亏损数千万元,累计损失有20多亿元。

  “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益海嘉里与中国本土企业并没有区别。”益海嘉里负责人表示,外资企业始终会与国内其他大型粮油企业一起,共同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新京报记者 王叔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