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双眼睛两条河》是“80后”童道明的第六个戏。这20年童道明从戏剧评论家、翻译家成功转型为“剧作家”,这也是他最看重的身份。
3月15日至26日,《一双眼睛两条河》在鼓楼西剧场上演。以下是新京报最艺术剧评团对该剧的打分报告。
观众投票 89%
根据看过该剧的观众投票,有89%的人认为该剧好看。
专业评审团打分 82分
导演:16分
表演:15分
剧本:18分
舞美服化道:16分
音乐:17分
本期评审团:
王育生 戏剧评论家 《剧本》原主编
邹红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刘平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曾慧林 戏剧戏曲学在读博士
尚垒 青年导演
导演
得分:16分(满分:20分)
这个戏,大家没有看到太多导演的影子,好处是导演也没有强加给这个戏太多东西。总的来说,导演没有糟践这个剧本,诠释上还是靠谱的、贴近的,没有荒腔走板。
——王育生(戏剧评论家、《剧本》原主编)
这个戏属于“看不见导演”的类型,其实导演起了很大作用。这个戏本身不具备大的矛盾和情感冲突,外部动作比较少,更多的是反映两个人内心沟通的东西。排成目前的效果,导演下了很大工夫。——刘平(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过于忠实于原剧本,但从情感体验的浸入度来说,又不够深入。原剧本其实舞台性不足,做舞台版可以略有改变和提升。如果剧本不动,那么在文本意义的呈现上可以附加一些当代的意义。剧本讲的是克制和压抑,这种情绪和更多的人之间会不会有切肤之痛的关联?很多人都会在克制与压抑中失去一些可能性。——尚垒(青年导演)
表演
得分:15分(满分:20分)
两位演员非常热爱这个戏,从最早的剧本朗诵版再到演出版,一直跟着这个戏。在这个戏上花了很长的时间,这在今天是很难得的事情。在表演上,都还有提高的空间,好的地方在于他们的表演不张扬、不讨厌,基本塑造出了形象,完整地完成了任务。——王育生(戏剧评论家、《剧本》原主编)
两位演员都是实力派好演员,功底扎实,气质也对。这次的剧场版进入状态略有些慢,演了一段之后开始放松,松弛之后有了一些美妙的瞬间,情感火花的散射。演员要演出一种克制的激情,也并非易事。个人感觉可以再放一放,更通透一些,戏的感染力会更强。冷戏热演,也会别有风味。
——尚垒(青年导演)
舞美服化道
得分:16分(满分:20分)
三面透明玻璃墙仿佛折射出了人物内心深处对远方诗意、爱情的渴望;凹进去的书架、凸出来的花花草草,半白半绿的树枝,点出了故事发生场景、季节,也反衬着人物内心的情感。不过,让我不太清楚的是为什么舞台上放一匹马?不知用意是什么?——曾慧林(戏剧戏曲学在读博士)
我之前看过朗诵版,这一版舞美很简洁,色彩的搭配和转换也不错。那匹马放在那,你不用去想什么它具体是什么?它可以是一种象征,在屋里可以是个大花瓶,当场景变为公园时也可以是别的东西。——邹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剧本
得分:18分(满分:20分)
我看这个剧本是很感动的,它不是震撼性的,是温馨的,让人会心一笑的剧本。这跟童道明剧作的整体风格是统一协调的,戏里面没有很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是可以让观众会心地进入剧情。它体现的是中国的审美,蕴藉而不张扬的,有点追求契诃夫那种淡淡的忧伤。
这个剧本在童道明所有剧本中是最好的,从文脉上,我甚至能在丁西林、李健吾等老辈戏剧家身上找到来源。——王育生(戏剧评论家、《剧本》原主编)
观剧过程中,童老先生内心涌动着的对诗和爱情热切而质朴的情愫时刻都打动着我。我暗自思忖,他是在缅怀还是向往?抑或二者都有?对话中充斥着的诗歌,看似无意识,实则精心地编织,给思维和心灵以一种信马由缰的驰骋感。
从年轻人的角度,我也提点观感,剧中人物情感发展的内在逻辑不够明晰。“深更半夜”“孤男寡女”“男才女貌”这几个词汇凑到一块,很容易让人下意识联想到接下来的故事走向:相恋。但是,在这第一次相遇中,我既没读出二人对话中的投机,也没看到默契,女的思路基本都是被男的牵着走的。但是爱情却发生了,还不浅。这多少给人以“为相恋而相恋”的牵强感。——曾慧林(戏剧戏曲学在读博士)
剧本揭示了某种人类情感处境的共性,即处在道德与情感的夹缝当中,所产生的一种精神的挣扎和选择。从故事层面让人想起巴尔扎克的《幽谷百合》,结局也类似,更是一种体面的感伤。这是一部知识分子戏,但也有情感共性的呈现。感人之处在于写出了欲得而不能的哀婉与伤感。而关于选择的挣扎与决定的艰难,或许可以有更激烈的表达。——尚垒(青年导演)
童老师这个剧本还是很诗意的,我曾经做过一个北京小剧场演出状况的调查,大概有一半多的小剧场话剧都是喜剧类的。我觉得应该要有童老师这种类型的话剧出现,能让人坐在剧场里静静地听,谈谈诗,谈谈音乐,体会两个人内心的交流。——邹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音乐
得分:17分(满分:20分)
莫扎特《安魂曲》的钢琴伴奏是很优美的,现场感觉录制效果差了点,如果是现场伴奏就好了,但这又涉及演出成本的问题。——王育生(戏剧评论家、《剧本》原主编)
这次剧场版加了作曲环节,比蓬蒿版的钢琴伴奏效果略好。但音效与剧情的连接还不够柔顺,音乐动机也显得略重。另一方面,剧中反复提到莫扎特的安魂曲,但在音乐环节出现的莫扎特元素却不太多,似乎值得商榷。——尚垒(青年导演)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田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