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下一篇

深化金融反腐,利于恢复投资者信心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社论

  继续深化金融反腐,对于目前中国的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非常有必要。强力推进金融反腐,既有赖于纪检部门的事后调查,也需要金融体制改革的配合。

  4月9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李克强总理3月的廉政讲话全文。李克强总理强调严厉惩处“个别监管人员和公司高管监守自盗、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同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因涉嫌严重违纪而被中央纪委审查,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李昌军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

  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以及项俊波和李昌军的被审查,预示着十八大以来的金融反腐将变得更加波澜壮阔。

  “十八大”以来,金融反腐始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利益输送和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引发债市风暴,多家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分管固定收益的高管被调查。2014年,数家地方商业银行董事长被刑事立案侦查。2015年,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主席助理张育军、民生银行行长毛晓峰、中信证券等龙头券商的高管受审查。同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席审计官马仑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2016年,债市风暴第二波,多家证券公司高管被审查。

  金融业为何成为腐败“重灾区”?

  一是由于金融业本身就跟货币打交道,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实施利益输送时比实物资源更为方便轻松;二是由于目前金融业高度管制,有权者轻轻一个动作,就能决定大笔资金的分配结果。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前局长谢平、金融稳定局局长陆磊做的一项关于我国金融腐败的研究显示:监管腐败程度与监管权力介入市场的直接程度有关,能够直接决定融资便利的监管部门被腐败侵蚀的可能性更大。

  反腐之所以有必要深入到金融领域,一是腐败的存在,侵蚀金融监管职能的发挥;二是金融领域方面的腐败,打击投资者信心,不利于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管是为了服务市场,使后者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当权力凌驾于金融市场,主动进行寻租,监管就完全变了味。当监管体制难以发挥作用时,金融市场的各种混乱,自然也就难以避免。

  股市、债市、银行等金融领域存在的腐败,破坏市场公平。各种监守自盗、内外勾结的存在,投资者哪还有什么信心去进行稳健投资。这种情况的蔓延,最终伤害的其实还是金融市场本身。一个缺乏信心支撑的市场,不可能发展壮大。蹒跚发展的中国股市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金融腐败的蔓延,与各种不当审批存在密切关系。我国金融业务日趋复杂,为降低金融风险,有关部门设置了诸多审批,这些审批是否都需要值得审视。各种应保留的金融审批,其裁量权的行使可以适度增强合议制,而非过度集中于“一把手”。

  金融监管的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消除监守自盗、内外勾结得以发生的土壤。

  继续深化金融反腐,对于目前中国的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非常有必要。强力推进金融反腐,既有赖于纪检部门的事后调查,也需要金融体制改革的配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