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谋划“京外设立一座新城”到选址定名历时两年多;将探索全新房地产改革道路,控制房价
2017年4月1日,新华通讯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的雄安新区,迅速成为海内外高度关注的焦点。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为重要突破口,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谋求区域发展新路子,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为何要建雄安新区?】
京外设新城战略构想逐渐成熟
2017年2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南海出发,驱车100多公里,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实地察看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在大王镇小王营村,总书记走进一片开阔地,极目远眺。这里就是规划中的雄安新区起步区的核心地块。
在展开的一张规划图前,习近平仔细察看区位、规划状况,详细了解人口搬迁安置、区域内的地质水文条件等情况。
当天中午,习近平在安新县主持召开了一场小型座谈会。他强调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选择,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市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明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在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任务是重中之重。而选择一个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构想也逐渐浮出水面。
201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框架》批示指出:“目前京津冀三地发展差距较大,不能搞齐步走、平面推进,也不能继续扩大差距,应从实际出发,选择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通过试点示范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经过不断思考,在201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降低北京人口密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方向愈加清晰,思路更加明确,在京外设立一座新城的战略构想逐渐成熟。
北京面临历史性空间格局调整
2015年2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9次会议审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多点一城、老城重组”的思路。“一城”就是要研究思考在北京之外建设新城问题。
2015年4月2日和4月30日,习近平先后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他再次强调,要深入研究论证新城问题,可考虑在河北合适的地方进行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城。
2015年6月印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规划建设具有相当规模、与疏解地发展环境相当的集中承载地”。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集中承载地”成为了“新区”的代名词。
2016年3月2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有关情况的汇报并作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北京正面临一次历史性抉择,从摊大饼转向在北京中心城区之外,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载地,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也是京津冀区域新的增长极。
2016年5月27日,这是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一个大日子。
这天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审议《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有关情况的汇报》,“雄安新区”首次出现在汇报稿的标题之中。习近平强调:北京又面临着一次历史性的空间格局调整。无论是从它的健康发展和解决问题,都要做出选择,最后做了这个选择。
(下转A06版)
据新华社电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