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有的渗坑或污染来源复杂,或历史久远,所以找出责任方,责令其出资进行治理非常困难。但是,这些困难不能成为地方政府拖延治理的理由。
据媒体报道,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境内,有多个藏身于农田中的工业污水渗坑。昨晚,环保部披露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廊坊市大城县渗坑污染问题基本属实。环保部和天津市政府联合调查组4月19日现场查看了媒体报道的静海区西翟庄镇一处渗坑。环保部将对相关渗坑污染问题挂牌督办。
在航拍的视频中,许多人看到农田中出现的超级工业污水渗坑,都被惊到了。但从目前的调查来看,除了大城县找到了一两个具体的犯罪嫌疑人外,似乎还有不少污染渗坑都处于“无主”状态。这些渗坑并非朝夕之间形成,而是日积月累而成,而本应该对此负责的工厂,要么倒闭,要么关停。
面对这样的情况,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应该尽量找到为此负责的企业或个人,包括查清污染来源,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无论如何,即使实在无法找到“坑主”,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也应该尽快担负起治理重任。
实际上,大城县政府相关部门早在2014年3月就已经选定了两家公司分别对砖厂渗坑和化肥厂渗坑进行治理。据天津市环保局2013年摸底排查情况,静海区有18个类似渗坑,多为废酸倾倒或偷排所致。静海区政府自2014年起开展渗坑废水重点整治工作,已治理完成14个渗坑。2016年底,静海区政府完成采购招标,对剩余4个渗坑(含此次媒体报道的渗坑)进行深度治理,目前已治理完成1个渗坑。
在以往,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本地的环境污染熟视无睹,常常为公众所诟病。近年来,已经有些进步了,一些地方迫于环保压力开始主动排查污染,开始正视污染。
不过一个新的问题也由此产生,那就是查而不治,围而不歼,对于查出的污染,口头上表态要治理,动作却异常慢,任由污染一点点渗透,一天天蔓延。
具体到渗坑的治理,从有关的当地政府的回应来看,当地政府还是采取了一些措施的。但治理的速度,可能还是有待提升。河北对于污水渗坑的专项整治行动,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天津也一样,2013年就开始筹划渗坑的治理。从2013年至今,4年的时间已过去,可这些被政府列入名单的渗坑治理,为何拖到现在呢?
针对这些污染严重的区域的治理,当地政府有必要及时公布相关治理过程,包括监测数据结果,修复方案、修复结果、监测达标、污水处置等情况,这些都应该向社会公开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参见河北环保厅《关于深入开展渗坑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但是,所有这些该做的工作,都及时做了吗?所有该公开的信息,公众又该到哪里去查?
渗坑作为隐藏在农田之中的“工业余毒”,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早一天治理,这些渗坑就早一天不再向地下水“排毒”,早一天不再向周边地区和民众输出污染危害。有的渗坑或污染来源复杂,或历史久远,所以找出责任方,责令其出资进行治理非常困难。但是,这些困难不能成为地方政府拖延治理的理由,正如天津市所要求的,“历史遗留且不能明确工业企业责任的渗坑,各区县政府是治理的责任主体”。
总之,越早治理,代价就越小,公众健康所受的戕害就少一分。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