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焦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焦点

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将与天宫二号3次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

@天宫二号 天舟一号已出发请查收

2017年04月2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李玉坤)昨日19时41分,搭载着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596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

  天舟一号飞船入轨后,将按预定程序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进行自动交会对接、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3次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其间,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约2个月,天舟一号独立飞行约3个月。完成既定任务后,天舟一号将受控离轨,陨落至预定安全海域;天宫二号留轨继续开展拓展试验和应用。

  目前,天宫二号运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

  在天舟一号之前,我国掌握的交会对接技术需要耗时两天左右,天舟一号将开展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将交会对接的时间控制在几个小时内。快速交会对接的实现,有利于提高飞行器在轨飞行的可靠性,减少交会对接过程中包括轨道控制等在内的产生的资源消耗。

  ■ 揭秘

  大块头 中国目前进入太空最重载荷

  货运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1年立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负责抓总研制。

  2013年,货运飞船被正式命名为“天舟”。天舟一号是面向空间站建造和运营任务全新研制的货运飞船,全长10.6米、最大直径3.35米,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飞船整船最大装载状态下重达13.5吨,最大上行货物运载量达6.5吨,是我国飞船中名符其实的“大块头”。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总指挥王小军说,天舟一号是我国到目前为止送入太空最重的载荷。2016年,长征七号首飞载荷组合总重为12.4吨。通过分析,目前长征七号遥二火箭还有约1吨的运作能力余量,可确保满足发射任务要求。

  长征七号火箭作为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将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8.6吨提升至14吨。相比首飞火箭,遥二火箭技术状态变化更改涉及发射场操作和使用维护更改的占30%,极大提升了火箭在发射场的操作方便性和安全性。

  据介绍,长征七号火箭将逐步替代现有的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系列火箭,承担我国80%左右的航天发射任务。

  快递小哥 首次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

  作为往返于天地之间的交通工具,对比“神舟”系列飞船的“载人”特点,“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的主要功能是“运货”。而作为运货的“快递小哥”,天舟一号在满足运输货物需求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平台效能,随船搭载了几十台载荷设备,在轨开展十余项载荷试验,实现“一次飞行、多方受益”的目标。

  就像汽车需要加油,未来空间站长期在轨也需要“加油”,这项任务就由“天舟”系列货运飞船来完成。

  在天舟一号飞行任务中,其与目前正在轨飞行的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将实施我国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并计划开展多次推进剂补加试验,突破和掌握推进剂补加技术,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扫清在能源供给问题上的最后障碍。

  在天舟一号之前,掌握了在轨推进剂补加技术的国家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其中,实现在轨加注应用的只有俄罗斯。欧空局、加拿大、日本等也在此方面进行着积极的研究探索,国际上在该领域的比拼从未停歇。

  太空上网 搭载“神器” 首用以太网技术

  与之前的航天器相比,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首次应用以太网技术,为未来空间站组网通信提供技术验证。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可以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现有航天器的通信网络系统在传输速度、服务质量和扩展性等方面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未来空间站内需要传输处理的业务高速增长,对内部总线通信系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设计新的适合空间站应用环境的网络技术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此次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首次应用以太网技术,目的就是为未来空间站组网通信提供技术验证。

  天舟一号搭载了一款特殊的“神器”——高速通信处理器。该处理器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在货运飞船的天地测控通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为空间站千兆通信网的建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