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出台行政机关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办法;严格执行重大突发事件最迟5小时内发声等时限要求
新京报讯 (记者沙雪良)北京市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日前发布。今年,北京市将出台行政机关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办法,重大舆情回应不力将通报批评;首次推出教育、医疗、养老等一系列便民地图。
特重大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今年,北京市将出台行政机关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办法。各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政务舆情收集、会商、研判、回应、评估机制,健全与宣传、网信等部门的政务舆情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完善重大舆情联席会议制度。增强政务舆情回应工作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主动回应重大舆论关切,释放信号,引导预期。
同时,将加强重大政务舆情回应督办工作,严格执行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最迟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时限要求。对重大舆情回应不及时、不主动、不准确并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制度。
对于政务舆情回应工作,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院吕艳滨表示,近年来,北京乃至全国进展明显。以前有的政府部门对舆情不回应、敷衍,结果是老百姓不买账,谣言盛行,政府公信力遭到质疑。这些年,各级政府回应舆情的主动性增强了,去年国办还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今年1月份发生的天津独流镇假冒调料事件,虽然不是发生在北京,但因为有传言说假冒调料流入北京,北京市食药监部门很快做出回应,说明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意识在提升。
不过,吕艳滨说,总体来说,舆情回应还应该进一步规范。应该出台细则,明确舆情回应事项、各级部门分工等。北京市就此制定文件很及时,也很有必要。
政务公开占绩效考核4%
《公开要点》提出,要着力推进政务公开考核、评估和问责。各级行政机关要将信息公开、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公众参与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政务公开工作分值权重不低于4%。
同时,强化政务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定期对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市政府办公厅将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评估,并公布督查评估结果。
吕艳滨介绍,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追究制度,在2007年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里就有要求,但是具体什么情况下追责,并不明确。“不公开是出于故意、过失、认识问题,还是制度本身不明确导致的?实际执行中认定存在困难。”因此,在实践中很多地方问责执行不多。
目前,考核发挥的作用更大。吕艳滨说:“通过把考核和政府绩效考核挂钩,甚至和升迁挂钩,对政务公开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因为在政府绩效考核里,零点几分就可能影响部门排名。”
吕艳滨表示,另一方面,非常消极不作为的干部,现在有些地方也有问责的案例。北京市明确提出要问责,可以期待,北京市未来肯定有所作为。
■ 看点
实施环境例行新闻发布制度
今年,北京市提出将实施环境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公开环境政策措施、大气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治理、环境监管执法等工作进展信息。
吕艳滨介绍,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各级政府、行政机关都要有例行新闻发布会制度。开新闻发布会,由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直接面对老百姓来讲,提高了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也提高了权威性。工作要点特别提到了环保,是因为环保是社会关注焦点,包括空气、水质等问题。
首推教育医疗养老等便民地图
今年,北京市将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和重要民生事项,推出教育、空气质量、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政务服务等一系列公开便民地图。这是北京首次推出便民地图。
吕艳滨表示,便民地图把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衔接起来了,打通了公开服务市民的“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准确、及时、便捷地获得办事信息,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
基层单位试点政务公开标准化
在全市选取基层试点单位,开展“五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利用1年时间形成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规范。吕艳滨说,政务公开跟老百姓关系密切,老百姓更关心自己办事是否方便,最主要体现在区县一级。通过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做好政务公开工作,非常有必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