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文娱新闻·最艺术剧评团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文娱新闻·最艺术剧评团

《三昧》 作场可说书,逢场可作戏

2017年04月25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三昧》通过三个发小儿的故事串联起从民国后期到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变迁。 李晏 摄
《三昧》通过三个发小儿的故事串联起从民国后期到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变迁。 李晏 摄
《三昧》通过三个发小儿的故事串联起从民国后期到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变迁。 李晏 摄

  剧评团 NO.9 

  由一场声音盛宴引领的舞台广播剧《三昧》在一片好口碑中结束了本轮演出,但它是否也让你满意呢?以下是《三昧》的打分报告。

  

  观众投票 98%

  在已看过该剧的观众中,有98%的人认为《三昧》好看。

  专业评审团打分 82分

  导演:16分

  表演:18分

  剧本:17分

  舞美服化道:15分

  音乐:16分

  本期评审团:(排名不分先后)

  林荫宇(戏剧教育家、导演)

  傅谨(戏曲理论家)

  杨乾武(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高音(剧评人)

  艾米(戏剧制作人)

  导演

  得分:16分(满分:20分)

  这个戏非常有意思,演员能唱、能说、又能演,整体很简洁。它的表现形式实际上以说唱为主,同时又是有戏剧性的,发展了一种新的演出样式。我第一轮去看的时候,听剧场里有位小姑娘说,这个戏跟相声差不多,有点像曲艺节目。其实不是的,这里面有人物塑造,有情节故事,还有冲突性,应该归为戏剧演出。——林荫宇(戏剧教育家、导演)

  在这几年的戏剧创作中,这个戏还是很有特色的。可以把它放在我们中国本土戏剧的脉络中,这里面有很多说唱元素,我们传统的戏剧不是写实的,而是直接叙述。西方戏剧更擅长揭示人性的深度,展现人的复杂性。中国戏剧在这方面不太擅长,但是我们擅长丰富的表达,不拘一格。这个戏的难得之处还在于它是有情怀、有历史感又关照现实的,在收尾的地方可以处理得更好一些,比如归结到人物的命运上。

  ——杨乾武(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舞台广播剧”这一提法并不准确,然而正是这个看似含糊冲突的演出形式,恰恰使剧场与书场的优势合二为一。其有效“结合”所产生的“书场新话”,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说唱潜在的社会基础,看到了对传统说唱推陈出新的剧场运用的可能性。回想第一轮看此戏时冬夜寒风中《三昧》“灯下开书”的场景,扑面而来的是人间词话温暖的气息。可见“作场说书”与“逢场作戏”,在剧场艺术的远景上是可以杂糅在一起的。

  ——高音(剧评人)

  得分:18分(满分:20分)

  表演

  几位演员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中国的说唱艺术,唱念做打都还不错。每个人的表演特别放松,人物的跳进、跳出也很自然。他们都是有多重身份的,既是剧中人物,又是演员自身,还是旁观者,几重身份之间的转化很流畅、自然。

  ——杨乾武(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我看的那一场几位演员之间的表现还是有落差的。我们能看到这几个演员对于传统艺术的运用和努力,他们是希望张扬这些传统手法的,让观众发现其中的光彩。整体看,前半部分好于后半部分,演员在煽情的段落都挺会演的,后面缺少了点云淡风轻的感觉。——傅谨(戏曲理论家)

  这轮演出的三位演员,一个是说相声的李寅飞、一个是北京曲剧团的导演演员池骋、一个是北京电视台的主持人大鹏,三个人“嘴皮子”上的功夫都太到位了。——艾米(戏剧制作人)

  剧本

  得分:17分(满分:20分)

  这种小剧场的大叙事很少,既有历史感,又有人文关怀,还有提高的空间。——杨乾武(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三昧》的文本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戏剧文学,更像是话本,即说书人讲故事的本子,传统剧本所强调的舞台上的行动都被表演者的言谈话语所代替。《三昧》端坐台前以静制动的表演方式,由传统的说书形态衍生而来。——高音(剧评人)

  看着有点像小型的《茶馆》,剧本像广播剧,而演出方式像相声剧,用几个段落把三个人的一生给串起来。剧本还是有历史感的,写老北京,也提到老戏院广和楼。有些小的历史细节还需仔细求证下,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没什么,可能对于熟悉那段历史的观众就会挑挑毛病啦,比如里面提到不卖女座,其实在民国晚期的时候,北京的戏园子已经开始卖女座了。——傅谨(戏曲理论家)

  通过三个发小儿的故事串联起从民国后期到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变迁,有些语言很细碎,却都很有料,有俏皮的、动人的,比如:“就这么候着、守着、唱着、补着……”这是个“没有高潮”的剧本,作者张一驰磨了近10年,糅杂了自己很多的经历和感受,也证明了用情感写出的语言才更动人。另外,剧中对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以及薛平贵“一马离了西凉界,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的化用很不错。

  ——艾米(戏剧制作人)

  舞美服化道

  得分:15分(满分:20分)

  舞美和音乐都有值得提高的地方,这个戏的舞美有点机械了,音乐的运用可以再丰富些,毕竟这个戏有几十年的历史跨度,乐器的民间地域色彩也可以更浓一些。

  ——杨乾武(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舞美简洁,四根吊起来的台柱,像一个说书的场景。这个戏的“说唱”方式过于突出,让人很难在意舞美,如果过于繁琐了反而会影响全剧的感觉。——艾米(戏剧制作人)

  得分:16分(满分:20分)

  音乐

  贯穿全剧的《送别》选得很好,但更爱剧中的一些经典老戏。幕后演员谢亮的“秧歌舞”跳得不错,辛苦辛苦。

  ——艾米(戏剧制作人)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田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