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当下互联网“知识付费”无关知识

2017年04月27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彬彬有理

  眼下互联网圈的“知识付费”产品,固然可以满足装点门面的需要,却不能提供改变生活的能力。

  日前,有媒体披露,知识付费平台荔枝微课获得千万级美元A轮融资。

  知识从来都是付费的,无论是因为知识传播所需要的成本,或是知识的产生与创造。但付费的未必都是知识,眼下这一轮所谓“知识付费”浪潮,窃以为只是一种商业化的产品,只关于服务却无关乎知识。

  换句话说,过去获得知识的途径,要么是通过学校、培训机构的教育完成,要么是自己从图书市场购买图书自我学习。但在互联网的浪潮之下,服务、产品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不可否认,现在终身学习变得越来越必要。时代变化如此之快,知识的更新、增长,旧工作岗位的消失,新工作岗位的出现,都要求每个职场人不断学习。但现代人又是如此之忙,时间如此地碎片化,因此,也让“知识付费”成了创投圈的小风口。但遗憾的是,现在的知识付费服务、产品,也解决不了职场人终身学习的需要,消解不了中产的焦虑。因为它们提供的并非知识。

  究其根本,知识的目的是要能改变人的智能,变成人改善生活的能力。这就意味着,知识要能转化成一种思想体系,一种逻辑思维,它提供的不只是文本内容,而是有架构、有理论、有方法论的体系。

  但看现在知识付费的这些产品,要么是问答类的,你提问题,我来帮你解答;要么是读书,你看着不方便、看着累,我帮你读;你没时间读书,你知道的东西太少,我消化后提炼出来告诉你,或是你对这个问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你应该怎样看,很多大V的品牌栏目,都是如此。

  它似乎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但正如你的时间是碎片化的一样,这些内容也一样是碎片化的、零散的。从根本上来说,它们可以满足你装点门面的需要,却不能提供你改变生活的能力。

  这有个很好的例子,说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普朗克和他司机的故事。普朗克经常要到各种场合演讲,介绍他的理论。他的司机经常听,所以也就烂熟于心了。有一次就跟普朗克说,让他代普朗克去演讲。普朗克觉得挺好的,这样自己可以休息一下,不用去重复讲那些内容。

  演讲很成功,和普朗克一样地精彩。到了问答环节,一个教授提了个专业的问题。尽管司机并不知道答案,但他很潇洒地说,这个太简单了,让我的司机来回答吧。

  是的,一个司机也能把专业的物理演讲说得头头是道,但也就止步于此。他可以把知道的东西表演出来,但是他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某种意义上,现在很多知识付费产品,完成的正是这项工作——替你读完书,告诉你书的内容,但背后的逻辑思维、思想架构,并不能为你所掌握。至多,它只是知识的方便面。

  □郑伟彬(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