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0项成果获奖;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占比近三成,最年轻获奖人仅24岁
新京报讯 (记者邓琦)2016年度北京科技奖昨日公布,共有180项成果荣获,包括一等奖27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93项,最年轻获奖人仅24岁。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蔡奇为部分获奖者颁发证书。
45岁以下科技人员占比近七成
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的获奖成果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前沿性基础研究成果,涵盖信息科学、基础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医学、量子物理、农业生物遗传等诸多领域,体现了北京基础研究的雄厚实力和创新优势。
今年的获奖成果中,有海外归国人员参与的成果为91项,占总数的50.6%,首次突破半数。从年龄分布上看,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占比近三成(28.3%),45岁以下的占到67.2%,最年轻的获奖人仅为24岁,获奖人中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仅32岁。
科技创新链将延伸到雄安新区
今年是北京实施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步走”战略的起步之年。市长蔡奇表示,要积极对接重大科技计划,主动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释放和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用好中关村这块改革试验田,在科研人员聘用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新一轮先行先试。
在谈到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蔡奇指出,要加快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科技资源服务平台与技术转移转让绿色通道,将科技创新链延伸到雄安新区。
据了解,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2年4月,旨在奖励科技界的优秀人士与团体。该奖项也是北京市政府在科技方面的最高奖项,每年评审奖励一次。
■ 获奖成果亮点
1 烟气余热回收 提高燃气效率
由清华大学与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完成的“全热回收的天然气高效清洁供热技术及应用”获一等奖。成果针对城镇采暖这一关乎百姓民生的关键问题,经理论分析、关键设备研制、系统集成、工程示范等一系列研发,在提高天然气利用效率,深度回收烟气余热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成果的应用大幅降低了天然气供热系统能耗和二氧化碳、NOx排放量,对大气污染治理、缓解冬季雾霾和实现天然气供热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
2 异物侵限监测 守卫高铁安全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与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联合完成的“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二等奖。成果建立了国内首套实现高速铁路风、雨、雪、地震及异物侵限等灾害监测全方位一体化监测技术和铁路局中心互联互通技术的系统,并实现多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对全部已开通的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进行联调联试工作,显著提高铁路运输应对自然灾害和异物侵限事件的能力,确保了铁路运输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为高铁安全、高速运行保驾护航。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