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雨素》的作者范雨素,是一位来自湖北农村的作者,初中学历,44岁,在北京做育儿嫂。她的刷屏文章中提到的“皮村工友之家”,也是长期研究工人问题的张慧瑜(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义务授课的地方,范雨素是文学小组的积极分子。在张慧瑜看来,范雨素的意外“走红”是好事,希望底层劳动者能有更多发言权,而不仅仅是被高高在上的主流社会猎奇的对象。
范雨素有区别于多数工友的阅读经验
今年来,从聚焦“工人诗歌”的电影《我的诗篇》全国公映,再到范雨素朴实的文字“刷屏”,“打工文学”正越来越多地被读者所认知。2014年暑假,我来到北京皮村工友之家当辅导员。有一批跟我一样的志愿者到这边来上课,大多都是北京高校的老师,每个人的专业不同,讲的内容也不一样,有的偏传统文化,有的是小说写作,也有媒体分析等等。
“学生”主要是皮村附近打工的工友,他们都是文学爱好者,有的已经发表过作品,每次课大概十几个人吧,有流动性。如果工友加班就来不了,或者不在皮村打工了,肯定就不能经常来了。不过,范雨素范大姐算是来得比较多的。
范大姐的阅读经验是非常特殊的,也是少有的。她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也是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阅读文学期刊,直到最近一次课她还说自己通过手机微信号来读纯文学期刊。最近一次上课,我讲了青年作家李云雷的小说《暗夜行路》,范雨素说在手机上看过,她谈了对这篇小说的看法,等我们一起重新朗读完这部作品之后,又从新的角度解读这部小说,在黑夜中行走的年轻人、苏联歌曲、寻找出路等都具有象征性。当然,这是一部知识分子小说,与工友的作品还是不同的。在工友中,她是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最多的,也是非常杂的,就是不是按照文学史上的脉络理解文学作品,而是依靠自己的理解,也很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当下的文学变得越来越不好看,这不仅是文学语言上的隔膜,更重要的是文学写作与当下中国的现实和发展脱节,甚至严重滞后,读者甚至无法从一些纯文学作品中感知到年代。而《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不长,却描述了从50年代到当下,从母亲到范雨素,再到她的女儿,内容非常丰富,有史诗的味道,因此也让我想起萧红的小说。语言节制而清晰,感情隐藏在文字背后,就像她对自己的生活不卑不亢,没有苦情,有的是女性与时代、命运抗争的坚韧。三代女性,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遭遇到不同的困境,在简单的叙述背后,可谓句句扎心。
许多打工者的文字都有力量,但被忽视了
不仅是范雨素,许多打工者的文字,其实非常有力量。只是我们没有渠道去看到,或者说我们选择不去了解。这主要是由于弱势群体缺少文化活动的空间,很多文艺形式追求精英化、贵族化,看看我的的影视剧,动不动就是霸道总裁、动不动就是豪门恩怨,连《乡村爱情故事》也逐渐拍成了“乡村暴发户故事”。别说社会底层,就是一般观众也被排斥在外。最终,本就受关注就少得可怜的底层,在影视剧、文学作品里往往被呈现为一些固定化的对象,或是温顺的绵羊,或是残暴的毒蛇。
因此,这些底层打工者,用文学的方式写出自己的故事,对当下的中国来说非常重要。他们的写作让人们看到中国的另一面,看到生活在城市、社会底层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因为在主流文化景观中,基本上看不到工人文化、工人文学,即便是打工文学、底层文学也是非常边缘的存在。他们的作品都是个人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但其实他们的写作代表着千千万万进城打工的群体,也是普普通通劳动者的声音,可以避免被主流社会“他者化”和猎奇化。
有人说“打工文学”过于粗糙潦草,实际上,艺术上粗糙不是打工文学固有的,但是比较优秀的打工文学恰好是艺术上没有问题的。比如许立志的诗在语言表达和想象力上是非常优秀的现代主义诗歌,还比如电影《我的诗篇》中陈年喜的诗歌《炸裂志》——从岩石的炸裂到自己身体的炸裂,这种力量很大程度来自于他们自己的亲身感受,他们的生活就是炸裂的岩石。
范雨素同样是写自己的故事,她的这篇文章《我是范雨素》中表达了一种女性的坚韧和不向生活屈服的精神,大的历史融化在个体性的故事中,不经意间大江大河都隐藏在文字后面。而从她的母亲、到她、再到她的女儿,都是自立自强的女人,独自承受着这个时代对普通劳动者的漠视和不公。她们的文字重新激活了“文学”的力量,让文学重新抵达普通人的生活和生命。
“打工文学”的作者难以靠文学改变命运
对于这些工作紧张、为生机奔波的劳动者来说,用文字来表达依然是一种最容易实现的方式,也最廉价,最触手可及。文学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因为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像范雨素这么幸运,写得质量这么高。即便如此,也很难依靠文学改变个人命运。
对于大部分打工者来说,从事文学创作本身是逃离异化生活、获得生命喘息的方式,因为文学毕竟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劳动,会带来一定的满足感。从他们的作品中,我看到文学发挥着一种最简单、最质朴的功能,就是直接表达他们的生活和生命状态。他们像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的人们一样,更深刻地体会到一种不自主的、异化的状态,这本身也是很多人看了《我是范雨素》之后有所共鸣的地方。不过,在我们欣赏范雨素文字的同时,也应该反思她所遭遇的人生际遇背后的社会原因。
□张慧瑜(文化研究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