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五一楼市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2:五一楼市特别报道

一切伟大建筑都以人为尺度

2017年04月28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图/视觉中国
无外乎房与地
不止于情趣生
V房产,扫一扫,
即刻关注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唐开元二十一年,曾经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诗仙李白,来到湖北安陆,娶妻生子。一日,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感慨光阴易逝,于是挥笔写下开头的这一声浩叹。

  所谓“逆旅”,可以理解成旅舍,那是暂时的居所。古往今来,使人们不胜叹息的,正是奔腾流逝着的时间,它裹挟一切、摧枯拉朽,既沉浸在亘古洪荒之内,又蕴含于最为遥远的未来之中。

  建筑,便是凭吊这种流逝最契合的载体。的确,峨冠博带零落成泥之后,建筑依旧镌刻山河、雕镂人心。

  那些闪耀着光芒的杰作,紫禁城、颐和园、长城、布达拉宫、乔家大院、拙政园……即便千百年后,历经人事代谢,我们再次登临、抚今追昔,如与前人相接,见其所歌,见其所哭。

  在这易逝光阴、惊鸿一瞥中,建筑也是人类最好的庇佑,我们借此安居于天地之中。也由此,从原始初民茹毛饮血的简单巢穴,到现代建筑巍峨壮美,人类从未放弃对居住的渴求。

  浮躁如今日,楼市更是无数众生的浮世绘,然而,人们孜孜以求的房子,魂牵梦萦的居住,有足以让人高山仰止的标杆,也有让人泥沙俱下的遗憾。

  随着调控呼啸而来,给市场中所有参与者带来的巨大改变,也考验着房地产每一个参与者的能力与水平。

  继去年的“9·30”全国掀起楼市限购限贷调控之后,“3·17”北京新政又开启了新一轮调控铁幕。目前,全国数十个热点城市先后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涉及热点城市及周边区域。

  从抑制炒房来看,目前大城市的限购、限贷,因城施策的举措,还会较长时间存在。如果没达到预期稳定房价的效果,政府手上的储备政策还有很多,包括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等,最近北京商改住、产改住新政就是最好的例子。

  然而,用于居住的好房子仍大有可为。在浩瀚奔腾时光之中,人类往往将居住不必要地复杂化,炒房投资、奢侈营造,这其间我们最容易遗忘的,恰恰是居者的初心。

  从近些年的住宅市场来看,中国还是缺少好房子,无怪乎有地产界企业家感叹,很多人还住得不够大、不够舒适、不够方便、不够健康、不够安静。房屋的质与量,在中国还有提高的空间。

  诚然,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建筑最永恒不可磨灭的本质,或许是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高呼的声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的,一切伟大的建筑,都以人为尺度。

  对住宅而言,这个尺度,在今天,便是人性化的居住。对于居者的尊重,不论是个性化的户型设计需求,还是居住者的生活体验,只有人文关怀逐渐渗透到丝丝入扣,只有更舒适、更合理、更人性的居住生活,才能俘获人心。

  调控未必是坏事,某种程度上,它可以推动行业的蜕变,使之加速优胜劣汰、洗牌重组。在一次又一次的政策与市场磨砺之后,房地产行业不再是过去的低门槛,而是真正的技术活;也不是冰冷的盖房子和卖房子,而是逐渐成为一个有生命、有温度的行业。

  对于土地,希望我们能重拾敬畏,尤其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北京,每一个拿地的房企,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营造好房子,将人居精神推而广之。

  因为,即使是今日,我们看到那些优秀作品,与地脉水乳交融,不但成为一个区域的建筑经典,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城市的风景象征。在北京西山,曾经精心打磨的颐和原著、御园等高端住宅,至今仍然是住宅领域仰止的经典之作。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龚小锋

  监制:张学冬

  统筹:陈哲婉

  编辑:袁秀丽 方王洋

  记者:龚小锋 陈禹铭 张晓兰

  LOGO制作:许英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