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星期五周刊·最艺术剧评团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5:星期五周刊·最艺术剧评团

《烟草花》不够燃不够热

2017年05月05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如果能让观众感受到闷热的环境、炙热的空气,也许对于《烟草花》更有感触。 李晏 摄

  日前,陈洁导演,杨青、杜功海、季小军、刘丹等主演的话剧《烟草花》正在北京鼓楼西剧场上演,这部作品出自“诗人剧作家”尼洛·克鲁斯之手,曾获普利策戏剧奖。本轮演出将演至5月7日。以下是新京报剧评团关于《烟草花》的打分报告。

  观众投票 88%

  在已看过该剧的观众中,有88%的人认为《烟草花》好看。

  专业评审团打分 75分

  导演:14分 表演:14分 剧本翻译:17分 舞美服化道:15分 音乐:15分

  本期评审团:林荫宇(导演、戏剧教育家),万方(编剧),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尚晓蕾(编剧、剧评人),大河(剧评人)(排名不分先后)

  导演

  得分:14分(满分:20分)

  剧本开头有一句编剧的话是这样说的:“1931年之后,朗读人从烟厂消失了;机器取代了手工卷烟工人。一个传统的终结。”剧中的故事发生在1929年,也就是终结刚刚开始的时候。所以从剧本感觉这个传统的终结与剧中人比照《安娜·卡列尼娜》的情感终结,或者说文学意识的终结,应该是并行的。但是导演似乎更着重突出表现其中情感那条线路,可仅此一条是撑不起一个普利策奖的。仅就情感而言,表达诗意与人物通过文学映照自身命运,我们都感受到了,但是推进过于拖沓,转场停顿过久,以至于人物和情节时而断裂。——尚晓蕾(编剧、剧评人)

  今年的《烟草花》我前几年就看过剧本,这次又读了一遍,感觉这个剧本一定会很难排。陈洁导演说,她做了一些删减,这些删减还是好的,让这个戏更清晰了,戏剧的魅力就在于不断地有所改变。

  散戏后,我跟陈洁也聊了挺长时间,我感觉戏里的有些情感还没有完全燃烧起来,没有“爆炸”的感觉。最后的结尾还是打动我的,他们在慢慢地制作、欣赏雪茄烟,而这种手工精神最终要被机器生产所代替了,是不是可以把这一层含义更多地挖掘一下,比如最后用机器轰鸣的声音把这一切“吞没了。”在舞台呈现上,能让观众感受到那种闷热的环境、炙热的空气,会不会更有感触一些。总的来说,是部好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万方(编剧)

  这个戏获得普利策戏剧奖比《山羊》还要早,我还没读过剧本,单从演出来看,我不觉得它比《山羊》要好。

  如果说,一开始的斗鸡是比较世俗的生活,而等待朗读人的到来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我能联想到这是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对比,但在现场没让我特别感受到。另外,古巴雪茄厂工人的生活是非常枯燥的、空虚的,但是怎么个空虚法也没体现出来。——林荫宇(导演、戏剧教育家)

  表演

  得分:14分(满分:20分)

  我是首演后隔了几天看的,这也是我看戏的一个习惯,这样演出呈现会更好一些。这个戏里面有个重要的三角关系,发生在朗读者和大女儿夫妇之间。这是剧中很重要的一笔,同时也对应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情节,各方的反应有些淡了,我觉得演员的情感可以更燃烧一些、炽烈一些。——万方(编剧)

  剧本翻译

  得分:17分(满分:20分)

  《烟草花》的叙事线索实际上有两条:一是手工卷烟家庭作坊里枯燥乏味的日常情形,另一条是朗读者和他朗读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在人们心中所引起的不同反应。

  爱情幻象是他们超越庸常现实的精神动力,也是他们弥补残缺人生的黏合剂。他们甘愿延续旧有的工作生活模式,不愿接受现代工业文明的洗礼,因此整个剧情都带着一种挽歌式的调子。

  剧中的每一个人,母亲,两个女儿,丈夫和丈夫的弟弟,还有一位女婿,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心性情感和忧郁隐衷,与其说他们在选择和坚持旧有的生活,不如说那种自我封闭的生活已经把他们塑造成了这副样子。那一声枪响,打死了朗读者,也击碎了他们内心一个原本虚幻的梦。——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

  我对这个剧本不是很有感触,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我更喜欢《枕头人》《怀疑》《山羊》这样的剧本。它击败《山羊》拿下普利策奖,我觉得这挺意外的。这个剧本太想写大的东西,在大背景下发生的事,但相对简单的情感关系又占据了很大部分,这两者之间是“隔着”的。所以说,每个人口味各不相同,我看《山羊》时,它让我相信,人真的是能爱上山羊的。——万方(编剧)

  胡开奇老师翻译的剧本文学性很强,作为书本读来也是非常优美的,那么就更加适合这个本身就带有诗意,并且与朗读有关的戏。问题不在剧本翻译上。——尚晓蕾(编剧、剧评人)

  舞美服化道

  得分:15分(满分:20分)

  整体还不错的,就像我刚才说的,如果再做一些处理,比如让观众感受到那种闷热的环境,是不是更好一些?当然这又涉及演出成本了。——万方(编剧)

  音乐

  得分:15分(满分:20分)

  剧中有一段歌谣般朗朗上口的小曲,歌词很中性,它本身不承担剧情的发展,但从戏剧的开头,一直贯穿至结尾,首尾照应成为了戏剧氛围的烘托,并为角色的情感所染色。当吵架后重归于好的奥菲莉娅和桑提亚戈,依偎着唱着这首歌,它是甜蜜的;当孔琪塔面对冷漠的丈夫,歌声里则多了难言的苦涩。——大河(剧评人)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田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