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心理学教授也陷入保健骗局,法律能否帮忙

2017年05月05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有话姚说

  青年人不必责备老年人容易被骗,因为保健品骗局层出不穷,本质是法律对此还软弱无力。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87岁的浙江大学退休心理学教授黄勤的家人近日发现,黄勤在保健品上的总花销竟然超过40万。近日,因写书、拍视频讲述保健品防骗手册,黄勤成为“网红”。

  除了当事人心理学教授的特殊身份外,这个故事特殊之处在于,黄勤非常坦然地面对自己买保健品的过程,留下了很详实的记录,也做出了自己的反思。

  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她在老年保健品市场上的遭遇,更有代表性。比如保健品公司证明排毒胶囊能吸收滴在水里的墨汁,药品可以让取出来的青蛙心脏跳动更久,这些简单的小把戏,她都能用自己的科学知识进行解释。当然,对于知识储备并不充分的一般老人而言,这些把戏可能诱导他们相信保健品的神奇功效。

  可黄勤还是在保健品市场上消费了大量不必要的金钱,根源是对于生命和健康的态度变化。社会的发展,带动老年人的需求更上了一个台阶,他们希望追求更有品质的老年生活。有购买力作为支撑,加上中国传统养生观念的影响,买买买成为扼住命运喉咙的稻草。

  1960年至2015年,55年间中国国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了32.64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平均寿命已经超过75岁。作为中国第一批普遍高寿的老人,他们率先体会了慢性病与衰老的侵蚀,以及滋生的恐惧。延长的生命,并没有遇到健全的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这其中的巨大市场真空,目前就被更为敏锐的保健品市场占领。

  如果保健品市场有了足够的发展时间,社会上通过集体的体验积累起来的经验,足以排除拙劣的营销手段,尤其是各种打着科学名义的产品。要理解这一代老人的是,他们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漫长的老年生活,遭遇着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保健品市场井喷。即便是黄勤能识辨一般的虚假广告,也总有一种营销手段能够成功引导她掏出腰包。

  这种环境下混乱的保健品市场中,涉嫌违法的问题相当严重。不少保健品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使用虚假内容,投放的广告夸大其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对照《广告法》的条款来看,已经违法。

  而尴尬之处在于,保健品公司充分地规避了法律风险。《广告法》只能治理广告行为,而目前的保健品营销主要依靠的是线下营销活动,不靠谱的产品根本不通过传统的广告渠道来进行营销。

  保健品本身并不是坏事,然而不诚实的营销活动——隐瞒保健品本身的产品成分,夸大实用功效,捏造科学依据,本质上就是欺骗。而当前的困局在于,这样的行为不能完全上升到诈骗,又得不到广告法的处理,就成为一个法律黑洞,灰色行为愈演愈烈。加之商家越来越精巧的营销手段,对老年人来说,他们完全是防不胜防,为了自己的健康从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青年人不必责备老年人容易被骗,因为保健品骗局层出不穷,本质是法律对此还软弱无力。为此,在保健品市场充分发展健全之前,法律还需更进一步的深入,在规范广告之外,处罚线下诱导营销的行为。老人对健康的需求需要得到正视,无良商家的投机行为需要被惩处。

  □姚遥(公益人士)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