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书评周刊·天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9:书评周刊·天下

摆脱预期的性别意识 人才真正获自由

2017年05月0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尼日利亚作家芝马曼达·恩戈齐·阿迪奇
Stephen Voss 摄
华莱士(左)和哈蒂·莫拉汉(右)在BBC一同出演根据埃米丝小说《钱》改编的节目 图片来源:BBC
吉恩·斯泰因。
Patrick McMullan 摄
《帝国的景象:五个帝国如何塑造世界》(Visions of Empire: How Five Imperial Regimes Shaped the World)
作者:Krishan Kumar
版本: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7年5月
《联结》(Commonwealth)
作者:Ann Patchett
版本:Harper Perennial 2017年5月

  在现今的中国,“直男癌”“大男子主义”这些词充斥着媒体和社交网络。从春晚的小品到最近热播的《人民的名义》,很多受到人们关注的节目,都会有女性主义者站出来,斥责其中有侮辱、揶揄女性的情节。很难否认,这些节目的导演或编剧有男性中心主义的潜意识,但说他们公开侮辱女性则有些诛心之论。一方面,“女权主义”已经越来越污名化了,可另一方面,中国很多地方确实仍旧存在歧视女性,将女性物化的现象。女性主义者似乎在中国面临着两难的境遇。

  其实,西方的女性主义运动比中国要早几十年,也比中国的女性主义者更能深刻反思其中的问题。本期天下版就分别从西方女性和男性的视角,看看他们是如何反思女性主义的问题。

  

  女权宣言:女性该如何塑造自己

  最近,尼日利亚作家芝马曼达·恩戈齐·阿迪奇(Chimamanda Ngozi Adichie)出版了一本获得广泛关注的书《女权宣言15则》(Dear Ijeawele, or A Feminist Manifesto in Fifteen Suggestions)。这是她与自己女伴公开信的集结。她的女伴写信问她,应该如何教导自己的女儿成为一名女性主义者。阿迪奇由此给了朋友15条建议,比如,首先是一个有独立意识和平等人格的人,不要被母亲这个角色限定,更不要因为丈夫为女儿换了尿布而心存感激。

  身为父母,不应该以她是个女孩的理由告诉她不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时刻告诉她不要利用女性的天然优势讨他人喜欢。此外,在读书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古往今来的很多故事、歌曲都是歌颂讨人喜欢的女性而惩罚那些让人生厌的女性。

  阿迪奇认为,我们不应该有预期的性别意识,也不应该被以往由男性建立的文化所左右。只有抛弃这些,我们才会成为真正的个人,变得自由。

  在阿迪奇致女伴的信的最后几行中,她希望小女孩长大后能够充满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建立在她了解了很多东西,具备仁慈的品格和开阔的胸襟的基础之上。阿迪奇希望自己可以通过这本书去反对社会上存在的偏见和不公正。

  (《卫报》,2017年5月4日,作者:Tessa Hadley,原标题:“Dear Ijeawele by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review - a feminist manifesto”)

  男性作家如何避免“厌女症”?

  1997年,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发表了一篇文章,把厄普代克、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和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等著名作家贬为“疯狂的厌女症患者”。可是20年后,华莱士自己也被别人说成了“厌女症”作家的代表。迪尔德丽·科伊尔(Deirdre Coyle)在她最近的一篇文章《男性把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推荐给我》(Men Recommend David Foster Wallace to Me)中回忆了她第一次看到华莱士简短访谈时候的感受,她很钦佩华莱士,但她感觉到华莱士有大男子主义,“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在西方经典里有这样的传统。”

  评论家和作家乔纳森·麦克伦(Jonathan McAloon)意识到,很多作家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就不尊重女性,因此,作品里面就常常出现这样的情节。麦克伦首先列举了马丁·埃米斯(Martin Amis)的两部作品,他认为在《雷切尔文件》(The Rachel Papers)里,埃米斯在这部作品里成功地描写了一个浪漫、聪明却残忍的青年,而《钱》(Money)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埃米斯具备主人公约翰·塞尔夫(John Self)的性格特征,虽然厌恶女性,但却是个暖男。其次,他列举了罗斯《波特诺的抱怨》(Portnoy' s Complaint)一书的主人公波诺特,一名致力于推广种族平等观念的律师,但是他经常贬低和羞辱女性,把自己的妻子称为“猴子”,还经常嘲弄她所犯的错误。

  乔纳森希望,所有的作家都有责任写有关厌女症的作品,尤其是男性作家更应该如此。乔纳森还列举了他认为揭发男性厌女症最出色的小说——泰茹·科尔(Teju Cole)的《开放城市》(Open City),主人公朱利叶斯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医生,他曾独自一人游走在美国和欧洲。可是在小说的末尾,朱利叶斯(Julius)遇到了一个姑娘并发现自己在16岁的时候曾强奸了她,他自己震惊于为何对此没有任何记忆。其实,小说正是通过结尾这样一种反转,去击垮朱利叶斯在很多事情上的优越感。

  乔纳森呼吁,作家们应该有意识地反思自己大男子主义的倾向,驱除沙文主义的残余,提高自己性别写作的标准。

  (《卫报》,2017年5月4日,作者:Jonathan McAloon,原标题:“Can male writers avoid misogyny?”)

  逝者

  美国著名口述史作家吉恩·斯泰因逝世

  当地时间4月30日上午,文学编辑、著名口述史女作家吉恩·斯泰因(Jean Stein)从曼哈顿大楼的15层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83岁。据斯泰因的朋友介绍,斯泰因常年都非常沮丧,似乎受过沉重的打击,她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可以说,她自杀与她个人的精神状态有着莫大的关系。

  斯泰因是最早使用口述史的作家。1982年,她因出版一本关于前卫导演、波谱艺术家安迪·沃霍影片女主角伊迪·塞奇威克(Edie Sedgwick)的传记《伊迪:美国女孩》(Edie: American Girl)而一举成名。在这本书里,斯泰因利用访谈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演艺圈空虚而疯狂的生活状态,他们热衷于性、毒品、时尚、音乐,对名誉有着无尽追求。有评论家在此书出版后称赞,“这是一本让我们等待了很久,描写60年代真实社会景象的书”。

  2016年,斯泰因再推力作,编译了一本关于好莱坞的口述史《伊甸园西》(West of Eden),书中收录了她与众多好莱坞明星的对谈,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好莱坞。

  (《卫报》,2017年5月2日,作者:Danuta Kean,原标题:“Jean Stein, pioneering oral historian, dies aged 83”)

  书情

  非虚构

  《帝国的景象:五个帝国如何塑造世界》(Visions of Empire: How Five Imperial Regimes Shaped the World)

  作者:Krishan Kumar

  版本: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7年5月

  本书主要梳理了欧洲早期的五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王朝、俄罗斯、英国和法国的历史,从新的视角——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博弈,展示这些帝国如何处理与自己利益相冲突的问题,以维护其长远的统治利益。全书深入地展示了帝国统治者如何追求普遍的世界秩序,并留下了多元性和多样性的文化的遗产。

  虚构

  《联结》(Commonwealth)

  作者:Ann Patchett

  版本:Harper Perennial 2017年5月

  作者安·帕奇特是畅销书作家,曾获得国际笔会/福克纳文学奖和柑橘奖。《联结》主要讲述了由一个意想不到的浪漫邂逅而改变两个家庭生活的故事,展示了爱与责任之间复杂的情感。在美国南加州的一个周日下午,律师考辛斯不请自来,参加了贝弗利的洗礼仪式。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考辛斯亲吻了弗兰妮的母亲贝弗利,这导致了贝弗利的家庭关系出现了危机。后来,考辛斯和贝弗利一家跑到弗吉尼亚度假。因为这一吻,两家形成了一种持久的关系纽带,并结下了50年真挚的情感。

  本期天下版主持:宋晨希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