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比利时导演卢克·帕西瓦尔的话剧《麦克白》在世纪剧院连演两天,演出后观众评价不一,评审团的评价也呈现两极化趋势。以下是《麦克白》的打分报告。
观众投票 69%
在已看过该剧的观众中,有69%的人认为《麦克白》好看。
专业评审团打分 73分
导演:15分
表演:16分
字幕翻译:12分
舞美服化道:15分
音乐:15分
本期评审团:(排名不分先后)
安莹(编剧、戏剧制作人)
常恒德(编剧)
尚晓蕾(编剧、剧评人)
李洋(剧评人)
曾慧林(戏剧戏曲学在读博士)
导演
得分:15分(满分:20分)
这是个很悲观的版本,将一本欲望如火的莎翁经典转作了失败者的脑内呻吟。虽然表达上略小气,但也当算剑走偏锋,还能自圆其说,只是在戏剧构作上缺乏引导观众入戏的门径,还想当然地预设观众对《麦克白》滚瓜烂熟,如此,隔阂就在所难免了。我的质疑是:无力的状态渲染到位后,悲剧的源头却没有被探讨。是什么使得主人公沉溺在因极度自卑而孤独无力的状态中不能自拔的?悲剧的彼岸在何方?——安莹(编剧、戏剧制作人)
这版《麦克白》至少有两大特色。第一,整场戏可以说是一场噩梦,导演强行将观众带入到刺王者麦克白的噩梦中。戏剧一开场,烟雾缭绕,除了麦克白之外,其他的“人体”“物体”都是黑白色的,显得影影绰绰,像极了各种资料中所展现的抑郁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我想导演有可能是想把“杀死了自己睡眠”的麦克白理解成一个类似抑郁症患者的人。在后面,第二大特色便越来越清晰,导演尽可能地弱化传统戏剧的看点,把整场戏重点展示变成麦克白做了一系列恶行之后的精神状态反应。——常恒德(编剧)
这是我看过最怪的一版。感觉导演像是茫茫大海里的一头鲸鱼,一直在歌唱,但是频率不合,所以没有几个人能够听清。可能他想说欲望驱使下的杀戮流血挣扎乃至整个人生跳开一步看都是毫无意义的“喧哗与骚动”吧。在我看来整部作品虽然解读角度算有趣,但表达上不够完整。——尚晓蕾(编剧、剧评人)
导演择取的是麦克白极端个人主义的膨胀和邪恶对于人性的无情吞噬,从这一点来说是不失为深刻的。但与此同时,主题涉及面的相对窄狭,也就难以揭露悲惨、恐怖的广阔社会图景和故事发生的时代本质。——曾慧林(戏剧戏曲学在读博士)
个人很喜欢这个版本,像是进入了麦克白的梦魇,一个被权利、欲望驱使,充斥着痛苦、挣扎、恐慌的噩梦。——李洋(剧评人)
表演
得分:16分(满分:20分)
几个主要角色的演绎跟整个戏的气质很贴合,麦克白趴在舞台边缘长长的呜咽那一笔,确实让我由衷地同情这个“恶魔”了。麦克白夫人最后出场时那个孤魂野鬼的感觉,真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一个王后、一个毒妇被良心折磨到这般田地,那种既可恨又可悲的感觉一下子就传递给观众了。——常恒德(编剧)
表演大胆而“赤裸”:麦克白及其夫人如此,六位女巫更是如此。出于对“人性”悲剧的突出,原著中女巫的台词被通通略去。仅披垂地长发、视觉上裸露的女巫们随着麦克白内心欲望的隐藏或狰狞蠕行或扭动、抽搐,将麦克白的野心与欲望外化无遗。
——曾慧林(戏剧戏曲学在读博士)
字幕翻译
得分:12分(满分:20分)
这版字幕翻译并非忠于原著,而是忠于导演对整个戏风格的把握,有点像疯人的絮语。本身很有感觉,挺贴合整个戏的气质,就是播放的时候,经常跟剧中人说话的时间段发生错位,这容易对观众产生误导,对舞台上角色的辨识产生混淆,很多地方只能自行脑补,或者自行体味导演意图。——常恒德(编剧)
这一场字幕文本很多漏字、多字、错字,有几处缺字导致意思满拧。对于此剧的点题处那句“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笨拙的怜人,登场片刻,便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字幕翻译也换了一种说法,不知道是否有意为之,但力道差很多。——尚晓蕾(编剧、剧评人)
舞美服化道
得分:15分(满分:20分)
除开场前弥漫在整个剧场内的烟霾和攀援在灯杆上下的剪影指向女巫的荒原景象和主人公迷茫的精神状态外,整体视觉缺变化,与主题关联也不足。主人公两度与自己的影子对话的场景直抵主题,是个灵动的象征,但这个影子意向并未贯穿全剧,未免可惜。
——安莹(编剧、戏剧制作人)
噩梦的效果,可以用残酷戏剧那句话来形容,“像瘟疫一样席卷观众”。后面裸女的肢体造型感堪称舞台呈现最出彩的一部分,配上精良的打光效果,又美又瘆人。白纸做的王冠,嘲讽意味很强。舞台上那几根吊起来的细铁管子,既让严酷、冷峻的舞台有一点柔软的音乐感,又像是人心划上的几道构图优美的刀痕。
——常恒德(编剧)
错落的吊杆表意不明。开场15分钟就开始放烟弥漫整个观众厅,到开场5分钟所有人物(除麦克白)“从历史深处缓缓走出来”,都颇有美感,可惜只美了5分钟。——尚晓蕾(编剧、剧评人)
音乐
得分:15分(满分:20分)
用现在时兴话,效果炸裂。音效不优美,也不炫酷,导演就是在用音效玩命地折磨观众,在折磨观众的同时,让观众对角色内心的崩溃和歇斯底里感同身受。麦克白、麦克白夫人的内心何尝不是被这种单调、轰鸣、刺耳的噪音所折磨?——常恒德(编剧)
我认为整场最出彩的是音效:如罐中发出的闷响到撕裂耳膜的金属摩擦声仿若欲望由心底的沉匿到张牙舞爪、明目张胆地转变——现场吉他手功不可没。——曾慧林(戏剧戏曲学在读博士)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田超
本版图片/剧组供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