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非云南大学师生,被中科院列入非诚信名单;ChinaXiv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加强作者身份考查
| ||
|
近日,一篇“电荷不存在,将改写教科书”的文章在网络热传,文章称一名云南大学科学家“凡伟”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其论文已发表于中科院论文预发布平台。事件一出,引发不少质疑。
5月7日,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发表“严正声明”称,经查证,凡伟并非云南大学师生。随后,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宣布,“因涉嫌身份造假,撤销凡伟预发布论文,并且将其列入非诚信作者名单”。
“电荷不存在”疯转 引发大量质疑
5月6日下午,一篇名为《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将改写教科书》的文章“席卷”网络。文章称,来自云南大学的一位名叫“凡伟”的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并称“相关论文和实验已经通过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森教授的评审”,同时在“中科院的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预发表”。
文中还特别指出,这个发现意味着我国的科学家即将改写全球教科书,“这是我国科学家的胜利,也是基础物理学的胜利”。
文章发出后,很对网友对其观点提出大量质疑,认为此文是“民科套瓷”和炒作。更有网友直接向文中提到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森教授求证。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在读博士生韩迪在知乎上发帖表示,事件发生后,他与约瑟夫森通过邮件沟通,约瑟夫森回复称:他对所谓“通过评审”的说法感到不能理解。他表示,凡伟曾邀请约瑟夫森为其论文写推荐信,被客气地拒绝了。约瑟夫森表示不希望继续讨论下去。
7日上午,首发该文的“青年传媒”头条号更新一篇文章,文章作者称自己就是凡伟,“没想到一夜成了网红”,而这是他“期待已久的”,但也在其“意料之外”。
凡伟在文中表示,因为他在论文上留了一些联系方式,他的QQ和微信被“加爆”,全国各地的人都在找他。凡伟称自己“遭受了很多科学权威的讽刺、挖苦、嘲笑、诋毁、侮辱”,“至今只能选择关机”。
涉嫌身份造假 中科院撤销其论文
除网友质疑外,事件涉及的机构也先后对此予以回应。
7日下午2点,“青年传媒”今日头条号先是删除该文,很快其账号也被封禁。记者从今日头条相关人士处了解到,“青年传媒”账号被举报发布的多篇文章与事实不符,所以予以扣分直至封禁。
与此同时,云南大学也注意到了凡伟以“云南大学科学家”身份发表的“在物理学方面的一些观点”。7日,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发布“严正声明”,称“经查证,凡伟不是云南大学的师生”。
随后,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在其官网发表声明称:根据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5月7日发布的声明,ChinaXiv上自称姓名为凡伟(英文名称为Wei Fan)的作者涉嫌身份造假,ChinaXiv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撤销此作者的相关预发布论文,并且将其列入非诚信作者名单。
据了解,凡伟在该平台上预发表的论文题为《论电荷、电流、电场和磁场内在机制》,发布时间为2016年6月,还至少提交有另一篇题为《新的运动力学原理研究:空间结构与重力模型》的论文。
■ 对话
ChinaXiv负责人
凡伟假冒大学机构身份提交论文
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官微“中国科讯”介绍,5月6日下午开始,随着该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凡伟近一年前上传至ChinaXiv平台,但鲜有人问津的论文点击量突破8000次,下载量也达到4000次以上,刷新了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的单篇论文点击和下载纪录。
虚假的身份,颠覆传统的“观点”,为何会出现在大众看来非常权威的“中科院”平台?就此,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张智雄表示,ChinaXiv为预发布平台,并不对论文内容的质量和水平进行初审。凡伟假冒大学机构研究者身份欺骗平台,提交了论文。
新京报:凡伟什么时候开始在ChinaXiv平台发表论文?之前有人关注吗?
张智雄:我想强调的是,论文在ChinaXiv平台上只是提交发布,而不是发表。此前,凡伟假冒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身份,分别于2016年6月20日、6月22日、12月6日,在平台提交了3篇物理学领域论文。
文章公布后也一直没得到相关评议,直到5月7日后才陆续有评议。主要认为论文大多是一些已有公式的堆砌,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作者观念的合理性。
新京报:你强调是提交而非发表,ChinaXiv平台的机制是?
张智雄:ChinaXiv是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为及时公开优秀的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交流,平台采用“及时发布,开放评议”的机制,即:论文发布前不对论文进行同行评议,也不对提交者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进行审查。
这也是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的国际通则。由康奈尔大学发起的著名预发布平台arXiv也没有执行同行评议机制,一些高中生做出的科研成果也能发在arXiv上。
新京报:是否意味着平台不设提交门槛?
张智雄:不是的。平台有一定门槛要求,最主要的要求是论文提交者的研究身份,平台要求论文提交者用机构邮箱注册。我们也希望作者提交论文时提供更多研究身份信息,如ORCID号、ResearchGate信息等,但这增加了提交者负担,核定有效身份因此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凡伟论文能够提交至平台,是由于其冒用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机构身份欺骗平台。目前,ChinaXiv已经将凡伟列入非诚信作者名单,今后想再做类似的事就难了。
新京报:平台是否会对论文内容进行初步审核?
张智雄:平台主要对论文格式进行检查,并确保论文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但不对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进行审查。我们对一些可能引起争议的论文也非常慎重,但身份的伪装,欺骗性太大。
新京报:将论文提交至预发布平台有何特别意义?
张智雄:可以锁定优秀科研成果的首发权,防止科研成果被别人抢占。
新京报:以前发生过撤稿情况吗?今后审核会否更严格?
张智雄:ChinaXiv平台2016年6月上线运行,此前没有发生过类似撤稿情况。今后,ChinaXiv“及时发布,开放评议”的机制不会变,将一如既往面向全国科研人员开放存档,提供接收中英文科学论文的预印本存缴和已发表科学论文的服务。但平台将加强论文准入标准,特别是进一步加强作者学术研究身份的考查。
■ 焦点
专家:不太可能整体上完全推翻某理论
郑阳恒表示,学界关于电荷现有理论框架,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没有发现明显问题
对于凡伟的新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国科大物理学院副院长郑阳恒表示,学界关于电荷的现有理论框架,都是经过了大量实验证明的,没有发现明显问题。
郑阳恒说,严谨的科学文献,如果说否定某种理论,也只可能在某种限定条件下,整体上完全推翻是不太可能的。“即使是爱因斯坦相对论也只是对牛顿力学作出修正,并不能说推翻”,郑阳恒说,只有在超高速情况下,速度接近光速时,牛顿力学才不适用,在日常生活中,牛顿力学没有任何问题。
对于文章称凡伟的相关论文和实验“已经通过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森教授的评审”,郑阳恒表示,他很快从同行那里了解到,所谓通过专家评审,“都是没有的事儿”。
“做科研的人,如果连这点信誉都没有,那么他的东西不值得再关注。对于里面列的一堆公式,我没时间去抠。”郑阳恒说,“很可能,你指出其中一个有问题,他第二天拿出更多的公式给你,这样的人很多,我没有这样的精力。”
郑阳恒说,如果真有重大发现,要拿出重大证据,发到杂志上由最专业的人去做评议,专家们不会让“好东西”埋没。而造假,将科学发现拿到网上“爆炒”,这种方式会让研究者失去信誉。对科学家来说,信誉一旦受损很难重建。今后他的东西,也不会再有人关注。
新京报记者 王硕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