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赵牛渚
两性平等不仅具有道德上的含义,对增长也尤其重要。如果全世界一半人口的潜力不能得到有效发挥,那么整个全球经济将因此受损。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辑出版的最新一期《金融与发展》杂志,主题聚焦“增长难题”,因为世纪之交全球所洋溢着的乐观主义情绪,已被当前对经济长期停滞的恐惧所取代。
“新科技”对生产力推动没那么大
增长的本质是政治。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9年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仍然深陷增长缓慢的困境,这恰恰是近年来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思潮在西方的强势回归,并引发全球政治动荡的深层次根源。讨论“增长难题”是对时代焦虑的回应。
本期《金融与发展》的首篇主题文章名为《经济增长走向何方?》。根据文中数据,其实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就已经放缓,仅仅将当前增长乏力的原因归结为金融危机的“后遗症”,显然是简单化了。技术进步无疑是增长的关键,但其对未来经济发展空间的拓展可能大大地小于我们的期待。
事实上,1980年代至今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新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远没有1920-1970年代期间电力、汽车等“旧科技”那么大。1950-1973年,美国的生产率(每工作小时的GDP产出)增长为2.6%,西欧国家平均为4.9%,而2016-2026预计美国只能达到1.4%,主要的欧洲经济体则为0.8%。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对未来十年全要素增长率的预测值只有1930年代实际增长率的一半。
这些观点显然受到了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Robert J. Gordon)在2016年出版的广受关注的重量级著作《美国增长的兴衰》的影响,在戈登看来,1870-1970这100年才是人类有史以来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电力、公共卫生、青霉素、汽车、飞机等创新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根本性和革命性的。
相比之下,当前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带来的生活改善简直就是“小儿科”。1870-1970这个高增长的100年是“历史不会重演”的“特殊世纪”,未来带给我们的很可能不会比过去更多。如果戈登是对的,那么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号“科技改变生活”,可能真的就只是“口号”。
女性力量助力穿越经济增长迷雾
接下来的几篇主题文章,光看题目就非常令人沮丧,比如其中三篇分别是《老龄化的成本》、《停滞不前》以及《疲弱的未来》。难道我们已经没有希望穿越经济增长的迷雾了?还好,总算有一篇题为《政策就是问题所在》的文章,认为改变政策蕴含有巨大的潜力,其中一个亮点就是要动员和发挥“女性的力量”。
两性平等不仅具有道德上的含义,对增长也尤其重要。如果全世界一半人口的潜力不能得到有效发挥,那么整个全球经济将因此受损。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研究显示,如果未来20年OECD国家的女性劳动参与率提升至与男性相等的程度,那么其GDP将增长12%。
“女性力量”在全球范围都未被充分释放,即使在两性平等方面一直走在前列的欧洲,高级职位仍是女性的天花板。在10个欧洲公司高层职位中,只有2个由女性担任。研究表明,如果将该比例从2个增加至3个,那么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将提高3%-8%。德国率先垂范,在2014年通过立法,自2016年起,特定人数以上的大企业高管及董事会成员中的女性人数不得少于30%。
面对技术进步对增长拉动作用有限的现实,以及近在眼前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有效地配置现有人力资本,是破解“增长难题”的重要政策举措。很多国家年轻女性的教育水平已经超过了男性,再以德国为例,25-34岁的年龄段中,女性有32.1%完成了大学教育,而男性只有27.9%。因为性别不平等造成女性劳动参与率低,无疑是对优质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女性在职场的成功不仅影响当下,更对未来高质量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具有关键作用。相关研究证明:与全职妈妈相比,由职场妈妈抚养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会更愿意从事家庭照顾类的活动,长大后也更具家庭责任感;而女孩则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容易成功,她们的工作会更好,薪水也会更高。
□赵柯(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