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下一篇

赫拉利 生逢其时

2017年05月1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近两三年,以色列青年历史怪才赫拉利以《人类简史》将一股热潮烧到了中国,余热未退,描述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如何塑造未来甚至改变人类本身生命形式的《未来简史》紧跟而来。晕眩、追捧、质疑、批评随之纷纭。我们该如何识人识书?赫拉利至少有三种身份,每一种都为我们打开了走近其作品与思想的一扇窗。

  赫拉利是世界范围内现象级畅销书的作者,对书的价值做客观判断是了解他最便捷的方式。赫拉利热与当下的知识焦虑、碎片化阅读、与国人以史观今的读史嗜好和国民历史教育有什么关联?最重要的,如何判断这本书的价值?它当然不及严肃的历史读物,但也并非无益的“科学鸡汤”。呼应着当代人阅读需求和精神诉求的畅销书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却不能给出坚实解答;足够触动神经,却无法完成民智启蒙。因为这需要每位读者通过深度、完整的阅读、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来完成。

  赫拉利也是历史学者,一位至今坚持不用智能手机、却写出《未来简史》的青年历史学者。毕业于牛津大学历史系的他当然明白何谓严肃的历史作品,那为何要写一部吸人眼球、备受质疑的“科幻片”式的作品?众人以他为这幅未来图景的代言人,但他真正的判断、对人类未来的真正期待是什么?直面赫拉利有助于把握《未来简史》最本质的警醒意义。如他所言,描述可能性的目的是警示,“我希望人们看到这种危险的可能性之后,能够深思我们的选择,从而做出明智的决定”。

  赫拉利还是一位备受关注的西方历史学者,他的两部“现代神话”与西方学界已成学派的“大历史”(Big History)研究有相通之处也有差异。你是否期待“大历史”学者与自成一派的赫拉利做一次关乎历史理念、目的、追求的严肃对话?当对话双方分别是中西学者时,东西方智慧会产生何种碰撞?这样的对话尚属首次,对“大历史”叙事的局限性、人类文明新故事的讲述线索、古今学人理想之辩,赫拉利与国内“大历史”学者孙岳有共鸣也有交锋。

  三种身份,三个路径,当批评、观察、倾听、对话形成对赫拉利其人其书更立体的呈现,我们更愿意对赫拉利做出一个中性的判断:生逢其时。在这场持续两年的赫拉利热中,冷静下来的读者不妨自问,你我是否有独立判断和选择意识,能否使《未来简史》这样的畅销书读成打开视野的一种有益补充,而非颠覆人生观的热销“现代神话”?同时,我们更期待中国学者保持开放心态,从这位西方青年怪才表达其历史学者职责与忧虑的写作策略中获得启发,更积极地参与公共史学读物的写作、译介,为国内嗜好历史阅读的读者提供更均衡、更优质的精神食粮。因为智识存在的意义,正如赫拉利所说,是基于责任发出警示,并以有效的方式影响公众。这是我们这次从赫拉利热和与赫拉利的对话中得到的,对当代世界尤其是对中国最有价值的部分。

  详见主题B02-B05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