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书评周刊·儿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儿童

张杏如 图画书要培养孩子生命的质地

2017年05月1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张杏如,1947年生,信谊基金会执行长、台湾阅读协会创会理事长、理事、台北书展基金会董事。自上世纪70年代在台湾致力于幼儿教育,先后在两岸设立“信谊幼儿文学奖”“信谊图画书奖”。今年第七届信谊图画书奖颁奖典礼刚于4月末在杭州落下帷幕。
《六十六头牛》内页(作者:王祖民/明天出版社 2017年3月)
《团圆》
作者:余丽琼(文)/朱成梁(图)
版本:明天出版社 2008年2月
使用大片红色表现过年团圆的家庭亲情,留白的窗形设计使简单的生活情节有节奏地出现。

  “昨天我们还在回忆,十多年前引入大陆的第一本图画书”,张杏如说。2004年,《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以23.8元的定价在大陆出版。当时很多人告诉张杏如,让家长用20几块钱去买一本图画书是不可能的,她不肯妥协,“在一个经济已经开放的社会里,我们应该给孩子最好的品质”。

  作为信谊基金会的执行长,在1977年主持基金会后,张杏如转向台湾儿童早期教育,尤其是原创图画书的发展。随着两岸的彼此开放与互动,十几年前,她又将对台湾原创图画书的价值认同、从奖项到编辑、出版的支持机制引入大陆。

  “我有幸在一个对的时间点上,很认真地做了一件对的事”,回顾40年来对于幼儿教育和两岸图画书发展的关注与投入,张杏如有感而发地说,“我们回应了一个社会的需求”。

  

  1 幼儿教育

  垦荒工作是一代人对孩子的承诺

  在愈发开放的社会中尝试做那些不太可能的事,这也是张杏如四十年前在台湾推进幼儿教育时的行事风格。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经济起飞,“来来来读台大,去去去留美国”成为一代知识精英的选择。从美国念完历史硕士后,张杏如随先生回到台湾。当了母亲的她发现,70年代台湾幼儿教育还处于一个“排排坐,吃果果”的阶段。另一方面,台湾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塑造了新一代年轻父母的生活方式。受过良好教育的他们建立起核心家庭,独立抚育孩子,认同新的教育理念,也愿意给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于是,接手信谊基金会后,在上世纪70年代,张杏如将基金会的方向转向幼儿教育的推进和图画书的出版。当时,台湾师范院校尚未建立学前教育专业,她就以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角色先行,先后创立了台湾第一家专业出版幼儿图书的出版社、第一家幼儿图书馆……

  与近年来后起的大陆图画书发展路径相似,在台湾,图画书最初也以引进的方式开路,引进比例一度占到百分之七八十。张杏如一直记得,多年前她在书店曾遇到一位从洛杉矶专程飞回台湾的双语学校老师——他要为华人孩子找有中国孩子脸的图画书。张杏如深受触动,如果孩子在最初的阅读当中看不到与自己相似的脸,他们要如何建立自信和自我认同?

  1978年母亲节,张杏如请到台湾儿童文学的领航人林良写文字、德国留学的赵国宗画图,出版了第一本原创图画书——《妈妈》。七八十年代的台湾充满着理想主义,关注儿童发展和教育的学者、教师、编辑甚至海外华侨,都曾参与这一垦荒工作。在一个走进书店还不太能找到图画书的年代,大家先想一个故事或构想给作家,写出来后,再找人配图,再慢慢打磨,艰难地开启了台湾原创图画书的发展之路。

  约十年后,1987年,第一个为幼儿文学定位,鼓励本土创作者投入原创图画书创作的“信谊幼儿文学奖”设立,“这可以说是一代人对孩子的承诺,也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张杏如回忆。

  30年过去,“信谊幼儿文学奖”已成为台湾最具指标性的图画书创作奖。随着两岸文化交流互动渐多,2004年,在日本规模最大的儿童专业出版社蒲蒲兰进驻国内的同年,信谊在大陆出版了第一本图画书。

  2 原创价值

  以纯粹的奖项发掘培育原创作者

  十多年来,国内图画书以引进为主流的发展与上世纪80年代张杏如在台湾所面临的情形有相似之处。对于处于起步期的国内图画书行业,相比耐心陪伴原创图画书的成长,直接购买国外畅销书的版权因便捷成为更主流的选择。引进书打开了国人的视野,也让人们对于原创作品的态度更苛刻。与此同时,有志于原创的创作者也发现,国内没有可以切磋的平台和推动出版的舞台。

  这些差距和空白在发出提醒:国内图画书行业要在引进和原创之间做一个更平衡的选择。2010年,“信谊图画书奖”在大陆设立。原创平台的必要性在当年就被参赛者的热情证明,首届奖项收到了277件作品。有人称2008年才是“中国的图画书元年”。“这话不一定正确,但可见在国内图画书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张杏如已预见到这块新版图的无限可能性。

  这是一个很纯粹的奖项,所有参赛作品均未出版,评审只依靠手稿的质地做判断。这意味着另一种辛苦,奖项落定并非终点,后续编辑、出版工作,尤其是编辑与作者的磨合,都承担着培育人才的任务。例如今年图画书创作奖的“评审推荐奖”作品《忠信的鼓》,创作者叶露盈已是第四次参赛。这几年,评审组“苛刻”的建议一直在督促她向前走。

  “台湾有些创作者很可惜,所有人看到他都称‘老师’和‘前辈’,没有人——也许是没有能力,也许是不敢——去批评或给他一个提醒”,张杏如说,“你要从专业的角度去挑剔一本书或一个作品,但中国没有这样一个书评的传统。”

  对大陆的作者群体,张杏如有观察也有期待。成熟的创作者守住自己并不容易,年轻创作者则缺少人生历练和化繁为简的能力。行至第七年,随着大陆美术院校逐步成立插画工作室,“信谊图画书奖”今年的立意是为美院的学生开一扇门。纯粹的艺术创作者如果想要成为儿童图画书创作者,他们需要去体会“二重奏”般的图文关系,去思考如何保有自我,又把“呼吸的空间”让渡给儿童读者等很多具体问题。

  在很多场合,张杏如会和孩子、家长、创作者分享图画书的成书过程,这其中有她对原创价值的深层理解。2008年信谊首次推出两本原创图画书,《团圆》和《一园青菜成了精》,前者因讲述中国人的“圣诞节”(回家过年)易产生共情,很快卖出多国版权,后者的题材和创作手法却决定了它在国外不太好卖。“这不意味着它不是好书”,张杏如说,每本好书都是掌上明珠。

  有时候,图画书行业需要为这样的掌上明珠承担压力。一本又一本这样的作品,见证了40多年来台湾原创图画书发展史,也在近十年间参与构建着海峡两岸原创图画书的版图。

  3 教育主张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在电子书、网络分化成人阅读时间的当代,儿童读物成为纸质书市场的重要板块。其中,原创图画书发展至今,海峡两岸的创作者在多媒体、无国界的时代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今大陆有500多家出版社在做图画书。张杏如有所担忧,在激烈的竞争下,有多少专业编辑能支持这股热潮的发展,有多少出版社会愿意适当压缩引进比例、支持原创图画书的发展?

  “这几年,好书真的不容易找”,即便在今年博洛尼亚童书展上,张杏如也发现设计性、知识性的书偏多,有“一回相见一回美”那种韵味的作品反而少了。但国内图画书市场依旧火热,多数中国家长尚不能成熟地判断图画书品质的差异,选择意识和教育主张是急需却少见的素养。

  做有质地、能“养气”的图画书,成为张杏如在这个时代表达自己教育主张的方式。以《驿马》为例,它以深沉的基调讲述追寻失落古文明故事,但这样的风格和深度适合孩子吗?面对疑虑,张杏如想起艺术家蔡国强曾回忆儿时因读《史记》,“对漫长的历史长河有朦胧的大格局感受,读出基本人格和世间某些基本的东西”。她还是决定打破一些局限,把《驿马》做成一本能给孩子“养气”的书。

  图画书做到深处,创作、编辑与出版都是对教育观、儿童观的主张和实践。在张杏如看来,图画书有庄子所讲的“无用之用的大用”,它的“大用”是培养孩子生命的质地。通过阅读图画书,孩子有所思、有所感,这种与书、与自己对话的能力一旦养成,它会带着一个生命往前走,让孩子成为一个能够独立阅读、思考的人。

  “这其实是一种信念”,张杏如说。孩子心田的东西什么时候开花结果,可能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看得见的。所以做教育的人要有信念,相信只要认真地浇灌,种下的种子会有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

  如果没有在上世纪70年代转向幼儿教育,张杏如或许会一直在大学教历史,读前人在时间洪流里演的戏、说的故事。其实对于历史的体会早已化入出版人张杏如的人生哲学中。她常引用苏轼的那句话——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你要追逐的,应该是那些有影响的、留得住的东西”,张杏如说。

  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雪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