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居民将食物放入冰箱,失独老人等特定群体刷卡免费领取;通过食物分享调动公众参与公益热情
|
依托一台外形酷似自动售货机的智能冰箱,食物也可以进行分享。近日,北京首台“智能爱心冰箱”(又称“智能分享冰箱”)在顺义落地,引发关注。
该公益项目负责人昨日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企业和居民可以将多余的食物捐赠给冰箱,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失独老人、残疾人家庭、贫困儿童等特定群体,可每日三次刷卡免费领取。目前仍处于试运行状态,后期会考虑在北京其他地区推广。
保洁老人刷卡取免费红蹄
“拜托了,冰箱。食物免费领取。”昨日,在顺义区榆阳路名为“众爱慈善商店”门口,红色的标语下,摆着一个外形与地铁自动售货机相似的设备,透明的玻璃门内,6层货架上空无一物。记者观察到,在冰箱的右下侧有读卡区和数字按键,对应冰箱内的不同位置,并写有领取和分享食物的流程。
下午4时许,商店工作人员端着一箱真空包装的熟食,包括“红肠、红蹄、肘子片”等近50件产品,入仓库进行数量统计和登记后,工作人员打开冰箱柜门,将这些熟食摆进门口的冰箱货架上。
半小时后,开始陆续有人来到冰箱处,排起了一米左右的队伍,这些人大多是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居住在商店附近的农村里,徒步或者骑自行车赶来。
“我想要这个红蹄。”一位60岁左右的大爷在数字按键处按下数字"55",并拿出一张卡片在读卡区刷卡后,食物掉落进底部的“取货口”。连续刷卡三次,大爷取走他想要的红蹄等三份食品。
这位大爷告诉记者,自己是在商店对面的小区内负责保洁工作,一个人生活在北京,收入也比较低,“我是自己找到商店的,他们给我发了张卡,每天可以刷三次,现在是我第二次来取食物了,这些肉我平时自己都舍不得买。”
大爷身后,等候的是一名中年妇女,她说道,“我老公残疾瘫痪在床,一刻也离不开我,所以每次有发放食物时,商店就通知我,我就骑自行车过来取。刚开始我还不信,想不到真的有这种免费的好事。”
临过期食物进“智能分享冰箱”
据众爱慈善商店负责人李传梅介绍,这台酷似自动售货机的设备,实际上是一台“智能分享冰箱”,而这些新装进熟食,是企业捐赠后进行共享的食物。
此外,这台“智能分享冰箱”是北京市首台,也是目前北京市唯一的一台。项目由壹基金联合腾讯公益、腾讯视频共同发起,在这家慈善商店具体实行,鼓励居民和企业将多余的食物共享出来,供经济困难的人群免费取用。
“我们4月6、7日开始发放食物,目前已经发放了近2000份食物,已经全部被领完。”李传梅表示,现在冰箱可以存放300件以上食物,足够100人当日领取。
由于“智能分享冰箱”目前仍处于试运行状态,她说道,前期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冰箱内货架的尺寸较小,大件食物放不进去,需要后期厂家进行调整。“有时候,一些太大的食品比如上次送来的烤鸭,我们没办法放进冰箱,就直接给来取食物的人免费发放。”
目前,乐纯、天福号和附近的一家面包店已成为“智能分享冰箱”的捐赠企业,提供酸奶、熟食等食品。两个厂商每周送货两次。而面包是由慈善商店的工作人员去面包店内取后,送发给登记的有需要的群众。
记者在当日冰箱的食物中看到,生产日期是5月11日,保质期为40天。“实际上,商家提供的大多是每天销售剩余、或是临近过期的食品。”商店负责人表示。
追问1 谁能来领取食物?
针对社会边缘群体“分享和鼓励”
据众爱慈善商店负责人李传梅介绍,“智能分享冰箱”里的食物主要是提供给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失独老人、残疾人家庭、贫困儿童等人群。商店会有专门负责的员工,跟着村民去顺义周边的村子进行走访,寻找需要帮助的对象。
“其实我们针对的并不是特困群体,对于他们来说,不是给予一个面包就能解决问题。我们针对的是社会的边缘群体,这是一种分享和鼓励。”她说道,在确定人群后,他们需要在店内登记核实身份证、家庭状况和职业等,然后获得食物领取卡。
取食物前需要领卡,这又可能导致一些人顾及“面子”,不愿暴露自己的情况。“为了消除他们的顾虑,我们采取上门发卡的方式。在领取食物时,就是完全自助的行为,以保护受助人的隐私。”
此外,该项目志愿者介绍,由于领取人和领取卡一一对应,冰箱还可以准确记录食物的去向,同时根据领取数据,合理安排食物的供应种类和数量。
目前,店内共有100张食物领取卡,截止到昨天,已发放50多张。“我们还在进一步去寻找受助对象,壹基金也在寻找更多的捐助企业。”
追问2 如何保证食品安全?
捐赠食品有要求,先把关再入冰箱
据媒体报道,“分享冰箱”模式最早在国外兴起,在中国还是一种新的尝试。去年9月底,上海、成都等地曾引入“分享冰箱”。居民可以随意将食物放入冰箱,这些来历不明的食物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
“由于传统的分享冰箱属于开放式,可以随意开门,食品安全可能存在隐患。”壹基金该项目负责人李健强表示,多方借鉴后,“智能分享冰箱”采取封闭式设计,人们只能透过玻璃看到内部的食物,无法直接接触到食物,需刷卡领取。避免食物遭到“哄抢”,也避免二次污染。
“智能分享冰箱对食物也有严格的标准,”李健强称,食物剩余保质期须至少在3天以上,同时满足即食类食品、正规厂家完整包装、标有明确保质期等条件。
对于个人的捐赠,工作人员将对每位捐赠者的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进行登记。所有的食物由工作人员检查后才能放入冰箱。“目前个人捐助占据30%左右,相对个人捐赠的食品,厂商的食品更有保障,还在与更多的厂商进行洽谈合作。”
■ 对话
项目负责人:用社会责任支撑捐助企业
“智能分享冰箱”项目负责人李健强昨日表示,类似这种冰箱的公益模式,在国外以及上海、成都等城市都已有组织进行试点。从目前效果来看进展顺利,未来会进一步向北京其他区域推广。
新京报:为什么会想到设置一台“智能分享冰箱”?
李健强:我们想通过食物分享的理念和方式,调动社区周边和爱心企业的参与,让更多的资源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新京报:“智能分享冰箱”目前存在哪些困难?
李健强:现在看一台冰箱的受益面积很窄,只有100张卡。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探索,扩大冰箱的数量,服务更多人群,同时让食物供给更充分,领取的饱和度更高。
新京报:目前有多少家企业供应食物,如何让这些企业长期坚持捐助?
李健强:目前长期支持的只有三四家企业。我们希望这些企业能看到捐助带来的社会效益,让他们看到帮扶的效果,用社会责任支撑他们坚持下去。同时我们也在尝试拉动更多的新的企业参与进来。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