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前,我把拉维奇那张拉扯眼角的照片发给一位英国友人。几乎就在打开图片的瞬间,他失身大骂道:“这家伙真是个白痴!赚中国人的钱,竟然还歧视中国人,简直不可理喻!”在言论开放的欧美国家,种族歧视是公认的道德禁忌。久而久之,当地人对“种族主义”产生了极为敏感的警觉。
大约两年前,一位墨西哥友人前往英国游玩两周。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乘坐公共交通时,竟差点被送进警局。事情的经过大抵如此:乘巴士回酒店时,他身边坐着一位身材壮实的黑人妇女。列车到达下一站,他发现另一个靠窗的座位空出,于是立刻换了过去。事情原本很简单,一个逛累的游客,借乘车之机在车窗上靠一会儿。但谁料此时那位黑人妇女立即起身,大声斥责他种族歧视。友人百口莫辩,只好在下一站被众人请下了车。而此时在车门外等待他的,是两名身穿制服的英国警察。
在欧美国家,带有种族标签化的不当言论,随时有可能被扣上“种族歧视”的帽子。然而在很多拉美国家,情况却有所不同。
同样是拉维奇的照片,当我发给一位阿根廷朋友时,他先是哈哈一笑:“拉维奇其实没有种族歧视的意思,只是不太礼貌。”他顿了一下,继续解释道,“普通拉美人对黑人和亚洲人根本没有任何歧视。”
比如,一些在欧美国家经常会产生歧义的称谓,在拉美文化中就是朋友间的亲密称呼。对于一位肤色较深的朋友,身边人会叫他“Negro(小黑)”;而一名眼睛相对较小,或长有丹凤眼的朋友,人们会打趣他为“El Chino (中国男孩)”——乌拉圭球星雷科巴就是其中之一。
描述或模仿他人体貌特征,体现着拉美文化中的戏谑成分。但有时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却容易在文化差异下产生歧义。
2011年12月,英足总经过调查后认定:当时效力于利物浦的乌拉圭前锋苏亚雷斯曾在对阵曼联的比赛中用充满种族歧视性质的语言侮辱了对方左边卫埃弗拉,因而开出禁赛8场的严厉处罚。苏亚雷斯当时使用的词汇是上文中提到的“Negro”,在英语中被解读为“黑鬼”。但在苏亚雷斯看来,这个词应该从他的母语文化,即拉美西班牙语中解读。那样一来,歧视性明显的“黑鬼”就变成了玩笑式的“小黑”。
谁也不知道苏亚雷斯那一刻的真实想法,正如我们无法确定拉维奇在拍摄照片时,究竟出于什么目的做出这一动作。尽管阿根廷人在事后第一时间发表了澄清声明,中国足协也在昨日的通气会上认定拉维奇并无恶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举动就能得到原谅。
作为一名球员,同时也是一名公众人物,他应当清楚,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数以千计的镜头记录和模仿。他生活在中国、工作在中国,理应了解并尊重中国社会的习性和文化。如果他指望自己既能赚中国人的钱,又能拿中国人开玩笑,同时还要在事后得到中国人的理解和宽容,那显然他过于贪心。
尽管并非每一句“Negro”都是种族歧视,但在尚未具备鉴别“黑鬼”和“小黑”的能力时,你完全可以不说。
□朱渊(曼彻斯特CPM体育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