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生而为人,尊严而已

2017年05月2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制图/高俊夫

  近十年来,阎云翔一直在写同一本书——《德行的尴尬:当代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转型与道德变迁》。他想探讨的是,伴随道德观的变迁,在日益个体化的社会大背景下,生而为人,我们如何完成“做人”这个几乎贯穿我们一生的重大任务。

  一直以来,人类对于自身文明史的探寻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呈现于日常地表之上的外在制度,一条是沉潜于表象之下的内在伦理。前者关乎经济和政治,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后者则关于个体的日常生活与心理状态。近百年来,一代代的人们以一己之肉身,经历种种制度的变革,目睹时代浪潮之起伏跌宕,相关著述更是汗牛充栋,浩瀚如烟海。而那条潜入地表以下,关乎普通人生活及心态的人伦日用之途,却往往因过于平常而令人习焉不察。

  从第一本著作《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开始,到摘得“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阎云翔以人类学家的身份,通过对黑龙江下岬村的田野调查研究,考察个人生活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变迁。这份变化如此微小,如雨水渗入泥土,过路人往往视而不见;这变化又如此巨大,它悄然改写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带给他们以全然不同于以往的感知和体认,若将其置于时间之维回头审视,则更为触目惊心。

  从少年时代仓皇无助的逃荒者、以土地为伴的农民,到青年时代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校园,再到日后踏入人类学领域,远渡重洋成为美国高校的教授,阎云翔不仅是剧烈变动时代的经历者和见证人,也是冷静而克制的观察者。出于对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及其复杂多变的生活的关注,出于对普通人的尊严的悲悯式关怀,他不仅观察家庭伦理、代际关系、爱情和亲情,更是借此探究公共生活、社会价值与人的存活意义。

  为什么中国的个人不同于西方的个人?为什么医患关系能够成为问题?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感觉到迷茫和焦虑?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压力这么大?为什么人这么难为自己而活?

  当我们继续拷问存在的意义时,上世纪80年代署名为“潘晓”的那篇《人生的路怎么越走越窄?》所提出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伦理命题,已然不能解决当下的价值问题。那么,我们又将何去何从呢?

  阎云翔试图以人类学家的深厚学养和敏锐判断,给出上述这些问题的答案。

  他说,纠结和痛苦是暂时的,我们终将在个体作为目的和作为手段这两者之间,找到一条向往光明的通衢。

  详见主题B02-B04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