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6:教育周刊·专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6:教育周刊·专题
上一篇

“个人发展计划书”为人才铺设发展阶梯

2017年05月22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张广韬 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全球首席分析研究科学家

  近日,由中国科协发布的针对科研人员工作、生活情况的系列调查显示:晋升机会少、不受重视等是科研领域人才匮乏的主因。正值求职季,市场对该领域人才供不应求。玛氏公司作为一家长期关注科研人员成长和发展的企业,在选拔人才、留住人才上的做法,或许能为该领域的人才招聘提供思路。

  对本土化人才求贤若渴

  “年轻、充满活力,个性鲜明,兴趣爱好广泛”组成了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25位科研人员的关键词。

  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全球首席分析研究科学家张广韬告诉记者,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专注于信息捕获、科学研究、知识分享。体现在企业招聘研究人员标准上,即玛氏追求的三种核心素养:热情、沟通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

  热情是作为科研工作者的核心素质之一。“对于玛氏,热情是建立在对企业使命——保障可持续的安全的食品供应链认同之上,不仅要具备破旧立新的勇气,还要有责任感和认同感。”张广韬认为,三种能力基于玛氏“质量、责任、互惠、效率、自主”五大原则和企业文化而产生。

  拥有国际背景,但玛氏并不过分偏爱海归。张广韬认为,多元化教育背景让同事间的沟通更高效,而对于本土化人才玛氏也十分渴求。“中国教育体系下培养的人才很优秀,他们带来的本地人脉,有助于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在中国土地上成长。”

  每人都有个人成长计划

  晋升机会少、不受重视等是科研人员的发展瓶颈。曾在高校任职的张广韬早已关注到这一问题,因此他一直重视对科研人员的潜力培养。据了解,从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成立至今,该中心的人员稳定性达100%。

  张广韬介绍,玛氏为每个人搭建了相应的一年计划、三年计划、五年计划。“年初,上级经理会帮助同事制订计划,每隔一段时间,根据个人反馈进行相应调整,年终再进行总结。”每位同事对个人职业晋升路径一目了然。

  张广韬说:玛氏鼓励大家按照自己的志愿发展规划自己的事业。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也通过与世界粮农组织等机构的合作,为科研人员的发展提供上升空间。

  ■ 对话

  知识多元、兴趣广泛更受青睐

  正值实习季,你认为对于年轻科研人员来说,实习是去大企业做基础性工作,还是去“小”公司积累经验?

  张广韬:找实习平台不在“大小”,重要的是要看到它的价值。

  大企业的优势在于,职能分工明确,使你能充分了解现代企业如何运作。这里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不同部门的同事,对于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在“小”公司工作,需要你做到身体力行,个人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从某种层面来说,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结合了大公司和小公司不同体验。它既是一个团队,团队内每个人有自己明确的分工,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动手完成;也是一个各个部门需要配合协调的大企业。

  在科研领域,具备何种特质的求职者更容易受到青睐?

  张广韬:首先,作为科研人员,自身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性,成为行业的技术先导或专家。

  其次,要保持好奇心,愿意接触、了解新鲜事物,不将目光局限在自身的专业领域。我观察到,随着各行各业相互渗透日益增强,拥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的复合型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

  最后,要保持对事情的热情。看到自己的价值,了解自身工作的价值,发自内心地接受它,是保持热情的关键。

  采写/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