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小区引入市场化手段;城市副中心年底率先试行垃圾强制分类
|
今年,北京将在部分街道及社区试点垃圾“干湿分离”,居民只需区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比以前更“直观”。与此同时,在城市副中心,今年年底将针对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和餐饮单位、宾馆、超市等推行垃圾强制分类。这成为北京尝试解决垃圾分类率低的新手段。
北京从最初试点垃圾分类至今已有20年,效果却并不理想。市政府参事、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曾表示,前端垃圾分类做不好,会增加后期回收处理成本。
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因为源头减量计划落空,北京生活垃圾产生量近年快速增长,垃圾处理设施不堪重负。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博士、公益项目“北京零废弃”发起人毛达将“干湿分离”和强制分类视为积极求变之举,不过在他看来,这两项新举措要想落实,一方面需要更精细的管理,另一方面应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三桶”变“两桶”
朝阳区劲松五区的垃圾桶,今年悄然变样了。
原本绿、灰、蓝三个颜色的垃圾桶,变为一大一小两个垃圾桶。小的垃圾桶容量120升,专收“厨余垃圾”;大的垃圾桶容量240升,回收“其他垃圾”。
小区内立着几个简易的四方小亭,名为“绿馨小屋”,这是专门收集居民厨余垃圾的回收站。“绿馨小屋”项目负责人李震说,居民只要分出厨余垃圾,拿到“绿馨小屋”,称重回收后可换算成相应积分,纳入个人账户,一定积分可换购不同的生活用品。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固废处处长林晋文说,劲松五区现在实行的,正是今年新推的“干湿分离”新模式,居民生活垃圾由原来的“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类,简化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未来,每个区至少要有一个街道落实“干湿分离”,区内其他街道至少要有一个社区落实。
李震负责的劲松五区是第一批“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他说,示范小区对厨余垃圾分出率要求更高,在人力和设备投入上更大,现在每5个垃圾桶就有一名专人负责,同时配备更多流动收集车及定位设备。
这样的投入,显然获得了回报。
劲松五区共有16栋居民楼,1169户居民。李震说,现在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越来越多,厨余垃圾分出率接近20%。这一数字在劲松街道的其他社区仅为3%到5%。
一位小区居民说,现在家里厨房和客厅会多放一个垃圾桶装湿的垃圾,久而久之已经形成习惯。另一位“80后”住户则表示,自己刚刚搬到这里住,他注意到小区有地方单独回收厨余垃圾,但平时在家吃饭机会很少,不会特别注意分类,“分不分好像没有多大影响。”
目前,北京针对居民垃圾分类并无约束手段。但对李震而言,他与街道签订的协议中会约定厨余垃圾分出率,“如果达不到合同所规定的指标,我们从街道获得的费用就会按比例减少。”
北京市政府参事、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表示,总体而言,垃圾分类在向更简单更直观的方向发展,希望这样能提高居民的分类意识。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固废处处长林晋文亦认为,在垃圾分类初期,要降低对居民分类意识和分类知识的要求,采取最直观、最简便有效的分类方法,尽量减少居民在识别垃圾类别上的困惑。
如何杜绝垃圾混装混运?林晋文介绍,推行“干湿分离”后,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清运车将错时进入小区,并安装GPS定位系统。
除了“干湿分离”,今年北京还将以公共机构为切入,破题垃圾强制分类。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已率先制定出时间表。通州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底前,通州全部公共机构、8个市场以及500多家餐饮单位及大型超市、宾馆等,都将试点垃圾强制分类。未按要求分类的,将面临行政处罚。
上述负责人介绍,属地街道、乡镇将监督、指导各试点单位落实垃圾强制分类,拒不实施的,需协调属地各相关主管部门进行警告,警告无效的可上报区市政市容委,协调行政主管单位进行处罚。
垃圾分类20年
1996年,北京垃圾分类回收从西城区赵登禹西路一处普通住宅区起步。曾见证大乘巷垃圾分类变化的74岁老住户崔湘文回忆,当年12月,家委会门口的小黑板写上《致居民的一封信》,倡议垃圾应分类投放。现在仍为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崔湘文介绍,最初只是简单的回收报纸、书本、塑料泡沫、碎玻璃和废铜烂铁,和后来的垃圾分类有所不同。
2001年底,作为事业单位的北京市环境卫生管理局被撤销,原环卫局下属的四个清洁车辆场由事业单位转制为四个国有独资企业,专门负责垃圾的收运和最终处置业务。
曾十余年参与北京垃圾分类实践,调研过北京千余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自然之友志愿者陈立雯介绍,环卫局解体后,北京市政府层面正式提出垃圾分类。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一是2002年至2008年,主要为奥运服务;2009年至今大规模推广垃圾分类,则为解决垃圾处理难题。
毛达找到一份2002年的报纸,当时新闻报道的标题是“六类垃圾标识力促北京绿色奥运”。根据报道,北京生活垃圾分类标识最终确定为六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纸类、瓶罐、电池、其余垃圾。这比后来的垃圾分类方法复杂得多。
2010年,北京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改为三类,并首批建立60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三个颜色不同、分别标着“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成为这些小区的显眼特征。陈立雯介绍,按照当年的要求,原则上三类垃圾应由不同的垃圾车分类运输至相应处理厂。
7年间,北京已有约380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占北京市物业管理小区80%。
与高覆盖率形成反差的是,实际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比例并不高。
2015年,一份反映垃圾分类试点效果的调研报告显示,西城区一处垃圾试点小区计划达到80%的分类纯净度,但实际参与分类的居民不到40%。
记者在通州区杨庄路某小区探访时发现,多数居民仍然习惯混装混投,半小时内共有10人投放垃圾袋,无一人将厨余垃圾单独分出。三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内垃圾趋同,标着“其他垃圾”的垃圾桶内露出半截快递纸盒,这样的纸盒原本应该出现在“可回收物”的桶内;“厨余垃圾”桶内,“扎眼”地出现白色塑料瓶。
陈立雯说,这样的状况正是北京垃圾分类的一个缩影。“过去的垃圾分类仍停留在所谓的覆盖率上,一波又一波换不同种类的垃圾桶。很多小区居民投放垃圾的时候不分类,原本定位为垃圾投放高峰时段指导居民垃圾分类的指导员也变成了二次分拣员。”
垃圾分不出来,垃圾减量成为“空谈”。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5年,北京生活垃圾清运量为790.3万吨。2010年,这一数字是633万吨。这正是北京大力推广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5年,生活垃圾清运量却增长了24.8%。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固废处处长林晋文透露,2016年,北京生活垃圾产生量相比2015年再次增长10.4%。一年垃圾增长量甚至抵消了一个大型垃圾焚烧厂的处理能力。
前端未分类,垃圾处理的成本也“水涨船高”。
陈立雯介绍,如果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处理,终端处理费用每吨需要100元,但混合焚烧的费用则需150元。
(下转A06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