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4: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4: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逾四成上市旅游企业营收及利润下滑(2)

持续并购整合将会是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2017年05月24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景区板块

  2016年度实现总营收140.11亿元,同比增长14.13%;净利润20.96亿元,同比增长-3.54%。

  业绩差异大 净利润增长企业只有三成

  在景区板块中,A股及港股选取的16家上市景区企业2016年度实现总营收140.11亿元,同比增长14.13%;净利润20.96亿元,同比增长-3.54%。其中只有5家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占比为31.25%。

  其中,北部湾旅、宋城演艺、曲江文旅、黄山旅游、九华旅游五家企业,营业收入增幅达到152.45%、56.05%、5.97%、0.28%、0.11%,净利润增幅在4.78%至138.43%之间。劲旅集团副总裁齐旭认为以宋城演艺为代表的演艺产业,以主题乐园形式运营景区是较为新颖的模式,但是在该概念运作一段时间后,是否能保持有新的产品内容,能够提高复购率,扩大二次消费,才是其业务发展的长久看点。

  也正是基于此,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朱正煜指出,在演艺内容逐渐出现审美疲劳,很难保持高额增长,盈利开始下降之时,为了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许多演艺产业会承担较大风险往外扩张,如宋城演艺先前宣布在澳大利亚投资20亿开发传奇王国项目。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西藏旅游、国旅联合、三特索道呈现出的特点是营业有收入,净利现亏损。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实现净利分别为-0.95亿元、-1.63亿元、-0.54亿元。

  此外,西藏旅游、桂林旅游、张家界、长白山等在内的5家景区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均为负。齐旭认为以张家界、峨眉山A等为代表的传统旅游景区增速放缓,主要原因来源于市场竞争,虽然自然是其天然优势,但是因为受季节性以及产品丰富度等原因的影响,复购率偏低,此外还受主题乐园分流的影响。

  因此,不管是中国上千家的4A、5A等景区还是演艺产业,齐旭在长期业务发展方面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做好用户细分,更加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加强线上比例,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渠道依赖,提高直销比例等。

  旅行社板块

  稳中有增 50%企业营收净利双上涨

  过去的一年,旅行社市场不断整合自身业务,进行多元化经营。在一定发展规模支持下,旅行社整体业绩表现可以,在A股及港股选取的6家上市旅行社企业2016年度实现总营收539.05亿元,同比增长8.52%。3家旅行社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出现高调双增长,占比50%。但不同性质的旅行社,发展态势又有所不同。作为A股及港股中上市的国有旅行社代表,中青旅和中国国旅均是以旅行社业务起家,基于不同发展战略与政策,如今两家旅行社均都发展出了新的支柱性业务。

  整体来看,2016年,这两家旅行社营收长年稳定,业务规模发展也较为稳健,但是在内生增长方面较为乏力,原有的主营业务利润贡献率下降明显。

  此外多家旅行社公司在年报中表示,虽然受经济下行压力、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自然灾害和欧洲暴恐等事件影响,出境旅游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是2016年旅游整体发展依然稳健,且依然存在一定发展商机。分析认为作为公认的拥有数万级别的旅游市场,旅行社行业目前的整体营收规模已达到4700亿元,营收规模超百亿的巨型旅行社全国范围内也不超过10家,总体来看,市场的分散性依然较强。随着行业的进一步整合和新的市场创新机会不断涌现,相信营收规模在5亿至20亿的中型规模旅行社将会持续增加。

  国有旅行社营收稳定,额外业务成为支柱

  ●中青旅

  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03.27亿元,同比下降2.36%;净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 63.83%。其毛利率多年稳定在20%左右,且有快速提高的趋势。2016年度毛利率为23.79%,2015年度的则是21.17%。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青旅的覆盖业务从旅游服务、会展营销、景区开发经营到酒店、IT产品销售与服务、房地产等诸多领域,其中旅行社才是中青旅开创以来的主业。收入占比一直都是最大的部分,但是2016年旅游服务板块收入却呈现了大幅萎缩的趋势,较2015年减少了17%。

  伴随着旅行社收入占比的降低,景区业务已经成为中青旅的重头戏。2016年度中青旅景区业务表现亮眼,实现收入103.27亿元,其中乌镇贡献了13.6亿元,成为去年中青旅主要的利润来源。

  齐旭认为虽然景区业务很难实现快速增长,可是也形成了中青旅独特的业务优势,此块景区业务非常值得期待;此外中青旅还可以凭借景区管理输出提高收益,但也正因为很难短时间内复制的因素,其收益增速不会过高。

  ●中国国旅

  实现营业总收入223.90亿元,同比增长5.16%;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8.08亿元,同比增长20.07%。毛利率稳定,2016年度毛利率为25.07%,2015年度的则是24.43%。

  中国国旅的业务构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旅游服务,即旅行社业务,营收和毛利的贡献占比分别为57%和21%;另一类是商品销售业,营收和毛利的贡献占比分别为43%和79%,其中免税商品销售业务营收为87.80亿元。有分析称,中国国旅的商品销售业绩贡献占比即便是放到中国旅游集团的大盘子中,也能占到七成左右。齐旭指出,随着中国国旅先后中标昆明、广州、香港、南京等十余家机场免税店经营权,对免税业务的增长预期更为乐观。

  民营旅行社批零业绩佳,增长快速

  ●凯撒旅游

  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66.36亿元,同比增长34.4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年同比增长3.30%。凯撒旅游是借壳上市,旅游业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即便是这样,凯撒旅游依然在其旅游主营业务进入上市的第一个完整年度交出了优秀的答卷。2016年凯撒旅游实现旅行社业务收入57.91亿元,毛利8.17亿元,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36%、29%和24%。凯撒用一半的营收规模,达到了与众信旅游几乎相同的净利润,业绩可谓优秀。

  ●众信旅游

  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00.93亿元,同比增长20.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15.08%,综合毛利率10.35%,业绩良好。

  众信旅游的主营业务基本围绕旅行社业务,在2016年继续加大了对目的地、客源市场和渠道的布局,业务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其中出境批发业务同比增长27.32%,成为主营业务营收构成的主力军,毛利率达到8.27%;出境零售同比增长9.27%,毛利率达15.44%。与中国国旅和中青旅以零售为主的旅行社业务毛利率相比,众信旅游毛利表现颇为惊艳,充分说明了众信旅游的产品竞争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