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北京有多热,现在的马拉松就有多热。热过了头,就焦了。吴孟达老师说,焦了就得割。
马拉松要想不热过头,需要跑者、主办方、志愿者等多方面拿出敬畏的精神。
过去这几年,马拉松在中国的发展迅猛,各方欢欣鼓舞。可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一些问题也不时出现。发展就是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中国的马拉松能发展到何种阶段,要看问题解决得是否彻底。
上周末,长春马拉松就出现了不少问题,诸如起跑时间延迟、跑者抢跑、志愿者浪费水等。作为马拉松大家庭的菜鸟,不可能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出现问题属于意料之中。
这些问题解决起来难吗?答案简单来说就两个字:敬畏。
主办方需要敬畏,敬畏市场法则,敬畏马拉松文化。如果你不拿出足够的诚意办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各个环节贯彻以跑者为本的宗旨,被跑者拒绝、被市场抛弃那是一定的。跑者又不是傻子,你以为忽悠了人家一次,下一回换个姿势还能再忽悠一次?
上个月,在四川绵阳就发生了件奇葩的事情。某楼盘组织了一次马拉松比赛,奖金高且奖励范围大,吸引了众多跑者参赛。但是,该比赛最终演变成了一场闹剧。主办方想要空手套白狼,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志愿者也需要敬畏,敬畏工作性质,敬畏身份意义。一场城市马拉松,它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整体精神面貌,尤其是市民素质。志愿者不仅仅是给跑者服务这么简单,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的是这座城市,你的热情和笑容会成为城市的又一张名片,是马拉松比赛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
跑者更需要敬畏,敬畏规则,敬畏马拉松比赛本身。马拉松是一场比赛,但更是一次修行。它不仅仅是42.195公里这个距离,还是对跑者身体素质和精神力量的双重考验。每一步都算数,早跑晚跑都是跑,重要的是,那些路是你亲自在跑。所以,替跑有意义吗?抢跑有意义吗?你不敬畏规则,规则自然会反过来惩罚你,禁赛事小,万一误了卿卿性命,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只有敬畏,才能促使各方完成各自的精彩马拉松,主办方会万无一失,志愿者会尽心尽力,跑者会量力而行。
可惜的是,现在马拉松界懂得敬畏的人还是太少。
□新京报体育评论员 肖万里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