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来自海外的中国史

东学西渐 漂洋过海

2017年05月2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图为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与西方明信片中由西方摄影师于清末摄下的北京城。
新京报制图/高俊夫

  

  近几年,由国外学者撰写的中国史书籍受到了学术界和大众读者的青睐。2014年,由日本著名学者如气贺泽保规、小岛毅等分别撰写的十卷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在国内引进出版,问世后销售量至今已达10万套。

  以此为契机,大量的海外“中国学”著作被出版社引进。这些书已不仅仅在学术界内产生反响,在大众读者中也获得了较高赞誉。2016年《哈佛中国史》一经出版,就被放置在了国内书店的畅销书展台上。除了通史著作,一些单行本的海外“中国学”著作同样广受青睐。比如,美国学者裴士锋的《天国之秋》、欧立德的《乾隆传》都曾引发国内公众的广泛讨论。

  西方“汉学”研究起源很早,在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就有很多哲人学者凭借传说和想象,写就有关中国的作品。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大门被迫打开,大量西方人来华,学者、驻华公使对这个奇异的东方国度产生好奇并展开书写。随着考古资料如甲骨文、敦煌莫高窟文献的发现,西方人凭借崭新的科学理论和史学方法抢占先机,成就了最为前沿的中国史研究著作。

  在此后近1个世纪中,法国、日本和美国先后成为海外汉学研究的中心。西方和日本学者凭借他们崭新的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架构,写出了大量通俗易读的学术著作。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的汉学著作大量涌现,它们改变了中国史学界以“革命”为中心的历史写作,但同时也引发了国内学界对西方汉学的跟风。

  西方汉学著作的确有它的魅力,比如在资料上面注重最新的成果;研究角度上出新出奇,不停地开拓如医疗史、身体史、性别史等新话题;叙述方式上通俗易懂,甚至将历史研究写得如侦探小说一样精彩。当下它们在国内的走红,一方面显示出了西方、日本学者在某些问题上的高超分析和论述能力,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当代中国学者在大众历史写作方面的缺失和一味“崇洋”的心态。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关注汉学著作的确可以拓宽视野,补国内史学研究的不足,但我们不能一味跟着西方汉学的脚步,陷入他们的问题意识中,从而放弃自身对于历史研究话题与方法的开拓。随着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和大众史学的兴起,国内学者如何打破媚外心态、如何在未来写出国内公众爱看的史学著作?或许,这是学者和大众应该共同反思的问题。

  详见主题B02-B04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