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以平常心看待科研人员“跳槽”海外

2017年06月01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他山之石

  对科研人员跨国“跳槽”之事,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清晰这些人“跳槽”的深层原因。

  清华大学教授颜宁“跳槽”普林斯顿大学一事在国内掀起不小的波澜。在5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协一位负责人谈及此事时称,随着中国科技发展,国外高校到国内“挖”人或许不再是个案,这类海外任职的事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常态。

  目前没有看到有相应的数据表明,中国科研人员“跳槽”到海外到底是个什么规模,但是,伴随中国科研能力的增强,在国内一些顶尖院校或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的全球流动,确实有可能。同时,正如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发起“青年科研人员生存发展状况调查”中的调研结果显示,有些在国内已经有稳定教职和科研岗位的人员,考虑“再次”出国并非仅仅是为了“镀金”,很可能是一种“职业发展规划”的选择。说白了,出于某种利弊的考量,认为国外更适合其科研职业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另一种性质的“跳槽”。

  其实,无论是哪种性质的“跳槽”,在知识全球化的当下,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顶尖科研人员的“跳槽”与普通科研人员的职业规划,都符合全球化进程中人员流动的现实与趋势。翻看国外著名大学的很多教授,有在数个国家任教的经历,并非罕事。伴随中国科研能力的增强,我们的科研人员被国外高校挖走,也会变得日常化。颜宁教授的“跳槽”之所以受到众多国人的关注,一是这种情况在中国还不常见;二是网络传播中的八卦式写法引起了很多的好奇,甚至有些是误传,以至于颜宁教授出面澄清。

  但是,在平常心看待科研人员跨国“跳槽”的行为之时,更为重要的是,是要知其所以然,要清晰这些人为什么会跨国“跳槽”。因为,知其所以然,才能知道这些人的离开是由于个人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还是由于国内的科研机制制约其能力的发挥。

  如果是前者,无论是国家还是学校,在很多方面大概都无能为力,改变其想法需要很多其他配套因素,比如有的人换到海外职位,可能是因为家庭规划中的孩子教育。可是,如果是后者,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需要认真反思其中存在的可能问题,就像那些由于报销涉罪的科学家,在按现有规则追究其罪责的同时,确实也需要反思规则是否有可改进之处。

  关于科研工作的问题,有些是机制层面的,有些是事务层面的。机制问题,需要国家层面的改革给予科研人员更好的空间和更大的动力;事务问题,需要科研单位给予科研人员更宽松的小环境和更少的机械性牵绊。概而言之,能让科研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愉悦的心情从事科研工作。

  刚刚过去的5月30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节日的设立当然凸显了充实科技工作的决心。事实上,科研人员“跳槽”海外并不可怕,因为,只要大小环境好,一定会有更多的科研人员“跳槽”国内。

  □任孟山(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