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8:特别报道

水穿街巷 明朝三里河“流”回前门

东城区依据历史位置和走向还原明朝泄洪渠,恢复古都历史风貌,打造“老胡同新生活”

2017年06月02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2017年5月31日,蔺鑫元遇到搬走的老邻居,为她们拍照留念。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2017年5月31日,修整后的河道上架起十余座小桥,游人可穿行。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2009年8月,改造前的前门地区南芦草园胡同。蔺鑫元 摄
三里河绿化景观示意图

2016年8月,三里河绿化景观项目动工。北起西打磨厂街,南至茶食街,西起前门东路,东至长巷二条、正义路南延。

根据设计方案,整条三里河总长约900米,占地约1.3万平方米,最宽的地方达10米,最窄则为4.5米,依据历史上河道的位置和走向还原,绿地空间沿着河道弯曲形态自然展开。

  风貌保护

  三千年的历史积淀给北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物古迹,虽然历史如过眼云烟,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消散,但文物古迹依然历经沧桑,静静伫立。

  东城区是全市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富,现存胡同四合院最集中的地区。老城仅有的3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天坛和大运河遗址都位于东城区域内。从永定门到钟鼓楼7.8公里的传统中轴线贯穿全区,天坛、地坛交相辉映。

  2002年,东城前门地区鲜鱼口-草场三条至十条地区被市政府列为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经过改造,明朝历史记载中的三里河水系再次重现,绿树成荫,鲜花绽放,河道曲折蜿蜒,好似江南美景。胡同里的许多基础设施也得到改善,周围居民生活质量提升。这正是打造“老胡同新生活”和谐宜居社区理念的体现。

  没有这条河,前门的故事说不清

  家住北京东城区前门草厂二条胡同的蔺鑫元,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在胡同生活了六十多年的他,对胡同充满了感情。2006年,前门地区开始改造,蔺鑫元决定用相机记录下这里点点滴滴的变化,留存关于前门胡同的珍贵记忆。

  前门三里河今年4月恢复景观之后,蔺鑫元几乎每周都来一次。走在岸边,柳树低垂,芦苇摇曳,拱桥、灰墙、石板路形成一幅美景。他弯下腰,按下快门,把眼前的一切放进取景框里。

  “没有水,谁还能记得这里曾经与水有关、居民家依水而建。”蔺鑫元说,他在前门住了几十年,虽然这里叫做三里河,但他的回忆里没有关于“河”的印象,“这里原先都是平房院落,根本就没有水。”

  实际上,三里河最初是一条泄洪渠,历史悠久,形成于1437年,那可是明代的事儿。

  据明《河渠志》记载:“城南三里河旧无河源,正统间修城壕,恐雨水多溢,乃穿正阳桥东南洼下地开壕口以泄之,始有三里河名。”到了清朝中晚期,一是不再作为泄洪通道使用,再加上人口增加需要地方盖房子,三里河就被填埋了。

  “这条河对前门地区太重要了,没有它,前门的故事说不清。”承担前门地区历史风貌保护与发展重任的天街集团相关负责人段金梅介绍。

  北京的胡同大多是东西或南北走向,唯独到了三里河,变成了扇形或弧形分布,甚至河西头长巷头条里的院子都是歪的、斜的。这,都跟三里河有关。

  “当时的人们夹河而居,河道是弯弯曲曲的,河两边的房子,就以河道为中心,向两边散开,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三里河项目设计师之一的赵滨松介绍,三里河奠定了今天前门地区的城市肌理。

  不但如此,前门地区的市井民俗文化也跟三里河紧密相连。“比如鲜鱼口,就是当年从河里打鱼、卖鱼的地方。芦草园,就因为当年这里盛产芦苇。”赵滨松说,三里河地区,当年多戏园子,梅兰芳等戏曲名伶多居住于此。如今,三里河两岸,还留有众多的会馆、寺庙、道观等,只有恢复了三里河,才能讲清这些故事。

  老街坊重游故里,一棵树见证几代人

  2016年8月,三里河绿化景观项目动工。根据设计方案,整条三里河总长约900米,占地约1.3万平方米。依据历史上河道的位置和走向还原,绿地空间沿着河道弯曲形态自然展开。今年4月底,施工围挡一拆,人们惊喜地发现,历史记载中的三里河原景重现。

  沿着木栈桥缓缓前行,河道两岸绿草如茵。横跨水面而建的石桥,气息质朴的凉亭,屹立于水中的百年老树,这些河道景致与两岸灰墙灰瓦的屋舍,颇有江南水乡的意境。即便是在还未修建完成的区域,也用野花施以点缀,毫无工地的杂乱感。

  在为游人纳凉而修建的回廊内,市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谈,老人摇着蒲扇,安适地坐在躺椅内,端一只茶壶,品茶消暑;岸边更是孩子们的天堂,咿呀学语的幼童,凝望着水中的鱼入了神,迈步朝着河水走去,脚还未落地,就被奶奶一把抱了回来。

  修葺一新的屋舍,潺潺流水的三里河,除了吸引游客,更是勾起了已经搬走的老街旧邻对故园的眷恋情。不少家庭祖孙三代一起回来赏玩,找寻那些留存在胡同中的点滴过往。

  原来的中芦草园胡同如今已经变成了三里河水道的一部分,老的房子和街巷踪影难寻,但伫立在河水中央的一棵老树仿佛向过往行人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谁家的淘气孩子又顺着它上了房,又或是哪个姑娘的小花猫爬到树上迟迟不肯下来……蔺鑫元的相机里,曾经多次记录下这棵老树和老街坊的影像。

  恰巧,一位回来探访故地的老人也熟悉这棵老树,他兴奋地给小孙子讲自己过去的“英勇事迹”,“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经常爬到上面去呢。”

  为了保护这棵老树,施工方在拆迁之时就对它进行了照顾,如今,用低矮的木桩镶嵌成一圈围栏,将老树包裹其中,河水从旁边流过,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

  房瓦门窗换新,居民“沾了这条河的光”

  蔺鑫元老人感叹,能够看到三里河“重见天日”已是欣慰,更令他高兴的是,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

  原来与胡同景观格格不入的柏油马路,被更换成了古色古香的铺地条石,在新修建的三里河景观河道的两侧,屋舍的房瓦、门窗都换成了新的。“我们这边的居民真可以说是沾了这条河的光,以前很多人家还都是木门木窗,根本就不防盗。”蔺鑫元说。

  在草厂九条胡同已经住了七十余年的张女士,是位不折不扣的“北京土著”。她看着这里一步步从低矮破旧的小平房,改造成如今小桥流水的“闹市桃源”。

  “虽然刚开始改造的时候环境有点乱,但现在在这儿住的人都感觉非常好”,张女士说,“谁能想到自己家门口现在变得这么漂亮,尤其是晚上灯一亮,来的人可就更多了”。她展示着手机里拍摄的河道夜景,灯光下的两岸建筑别有一番风味,前来游赏的市民或是携手漫步,或是休憩驻足。

  “对于居民来说,不管搬没搬走,生活条件起码都改善了”,蔺鑫元的一位友人就是前门地区改造工程的受益者,故土难离的他选择了平移,从原先的两间低矮破旧的小平房,搬到了洪福胡同内一个干净整洁的小院里。

  当初搬离的那份遗憾,现在也被自豪感代替。

  市民李女士说,虽然自己现在不在这儿住了,但是看到曾经破旧的胡同改造成宜人的市民休憩乐园,很多熟悉的东西也得到了保留,还是觉得很满意,很亲切。现在交通也方便,随时可以回来看看。

  景观提升不忘历史文化,留住京味儿

  蔺鑫元希望,不仅仅要美化这条河、美化两岸的景观,更要保留前门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建设生态景观的同时,原汁原味地体现出胡同院落。

  蔺鑫元的担忧,东城区早有考虑。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三里河水系周边目前共有文物26处,其中18处会馆,要在尊重历史、传承文脉的基础上进行绿色生态修复,完成文物腾退修缮利用,并与周边功能有机结合。此外,在对区域内低端业态继续疏解的基础上,帮助居民进行房屋修缮,共同建设“老胡同新生活”的和谐宜居社区。

  除了前门三里河重现“水穿街巷”景观之外,玉河遗址、钟鼓楼广场、外城东南角楼景观恢复,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时间博物馆等建成开馆,皇城、东四三至八条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清华寺一期、陈独秀旧居、宣仁庙等一批文物腾退修缮……五年来,东城区坚持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放在首位,擦亮古都风貌“金名片”,留住京味儿和乡愁。

  十三五期间,东城区将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企业推动、居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争取完成太庙、皇史宬、法国兵营旧址等47处具有重大安全隐患、社会关注度高、历史文化价值高的文物的腾退亮相,让文物成为大众留住乡愁、增强文化认同感的公共文化场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

  ■ 访谈

  东城区委书记张家明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敢于向违建开刀

  新京报:东城区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这五年的工作思路是什么?

  张家明:习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都强调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打造历史文化“金名片”,传承好古都文脉。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对核心区的风貌保护、城市更新改造、疏解整治促提升等工作给予了资金、政策、房源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为我区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推动老城保护和城市治理取得新进展,实现了城市发展的深刻转型。

  新京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怎样和城市治理、改善民生相结合?

  张家明:一是按照“四个中心”定位要求,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一条主线、四个重点”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明确了中心工作和努力方向。

  二是以城市治理、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敢于向违法建设、违法经营等开刀,通过拆违治乱、疏解整治,着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秩序和人居环境。

  三是以民生改善为落脚点,着力消除安全隐患,解决居民居住困难,提升了老城环境品质。

  四是按照总书记打造历史文化“金名片”的要求,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动企业、居民等社会各界参与,把党和政府的决策变成群众认可、积极参与的自觉行动,形成了名城保护的强大合力。

  新京报:文保是个长期课题,今后五年有什么新的工作思路吗?

  张家明:过去五年应该说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未来五年,我们将按照“四个中心”定位要求,聚焦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核心区,怎样建设核心区这一时代课题,围绕“疏解整治促提升、打造文化金名片”这一重点,牢固树立“文化强区”“旧城整体保护”的理念。

  新京报:具体而言,还将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

  张家明:以“一轴六片”为重点区域,着力做好“两个强化”: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健全风貌管控长效机制。实施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百街千巷整治提升这两个“行动计划”,构建“点线面”全面保护的格局。

  二是强化社会治理的思维,努力构建多元保护、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实现“保护风貌、改善民生、提升环境、文化复兴”的总目标,为传承千年古都文脉、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眼中这五年】

  1、过去五年,在你身上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东城区前门草厂二条胡同居民蔺鑫元: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从自娱自乐的拍照到用摄影为社会做贡献。2013年,我跟居委会合作,拍摄了一组“百位老人的笑脸”,为300位老人留下了在老房子的珍贵记忆。

  2、你觉得这五年来北京发生了哪些变化?

  蔺鑫元:政府为老百姓做的事儿越来越多、想得越来越细。就拿街道办来说,虽然前门地区一直在改造,但也设立了便民菜站,从我家步行十分钟就能到。老年人养老也能有所保障,单我们大江社区就有两个为老服务中心,按摩椅、棋牌桌、血压器、电脑等设施一应俱全,不想做饭的话,还可以去老年餐厅,比过去真是好了太多。

  3、未来你最期待看到的变化是什么?

  蔺鑫元:最希望政府和社区能为那些有意愿服务社会的居民创造更多的活动平台。未来我希望吸收更多的孩子加入到记录胡同影像的队伍里,在普及摄影知识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胡同的悠久历史,这也是一种传承。

  A08-A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郭超 实习生 裴剑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