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8:封面报道

沈阳民间收藏家30年积攒两百余张高考准考证,希望物归原主

“帮人找回高考记忆,这很有意义”

2017年06月07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一张1977年未贴照片的高考准考证。
30年时间,詹洪阁共收藏了200多张高考准考证。 本版摄影/陈鸿博
詹洪阁和他收藏的高考准考证。

  ■ 对话人物

  詹洪阁,1971年出生,沈阳人,民间收藏家。目前专职从事收集抢救革命历史文献和中国教育史料工作。从1987年至今,他收藏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现在的高考准考证两百余张。其中有3张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的准考证。

  ■ 对话动机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年。詹洪阁已经从事收藏高考准考证整整30年。

  从1987年至今,他已经收藏了两百多张准考证。最早一张是新中国成立两年后、1951年华东、东北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准考证。最近的一张是2000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证。

  这些跨越半个世纪、边角泛黄的准考证,记录了一个人改变命运的瞬间,也记录了时代变迁。詹洪阁说,这是个人考入高校的历史记忆,也记录了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他希望把这些准考证物归原主。他时常在想,时隔五六十年,人们再次看到自己当年的准考证时,该是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场景?

  寻人

  “有些东西的意义是金钱替代不了的”

  新京报:为什么想要寻找这些准考证的主人?

  詹洪阁:高考准考证都是给人留下回忆、并且改变人一生的东西。很有纪念意义,是家庭档案的一部分,非常珍贵。

  你可以想象一下,五六十年过去,你再次看到自己当年的准考证,这种失而复得的感觉非常可贵。如果因为我的收集保护,能物归原主,帮人找回高考记忆,这很感人,也很有意义。

  新京报:试着去找过吗?

  詹洪阁:有时候我会在百度上搜索准考证上的名字。一看,很多人都成名人了,有工程师、教授、官员……他们中的很多都成了社会精英和国家栋梁。有些已经退休了。如果要找,一定可以找到,就是要多费点功夫。

  新京报:有没有准考证已经找到主人的?

  詹洪阁:暂时还没有。我也收藏毕业证,毕业证倒是有找到主人的。我曾收藏了一张清华大学的毕业证。2013年前后,通过媒体朋友牵线,得知毕业证的主人是央视一位播音员的父亲。我去北京把毕业证归还给对方,那时候,播音员的父亲已经过世了。儿子拿到父亲的毕业证时,很高兴,也很感激,说他以前出去总说他爸是清华高材生,别人都不信,这下可以证明了。我看他那么高兴,有些东西的意义是金钱替代不了的。

  新京报:找到主人都会免费物归原主?

  詹洪阁:是的,绝对赠送。

  收藏

  准考证来自古籍书店、古玩城、收藏家

  新京报:为什么想到要收藏准考证?

  詹洪阁:其实我从小学开始,就喜欢收集独特的、具有欣赏性的东西。后来我开始收藏钱币。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收集抗日救亡史料和教育史料,我最钟情的还是教育。不论什么年代、境遇、党派,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永恒的话题。

  教育史料包括很多种,比如同学录、毕业证、录取通知书、学生证等。准考证是我收藏的教育史料的一部分。

  新京报:还记得第一张准考证是从哪里收集来的吗?

  詹洪阁:应该是1987年前后,我淘到了一本金陵大学(后主体并入南京大学,记者注)的同学录,里面夹着两张准考证。一张北京的,一张南京的。一个1951年,一个1953年。都是小薄纸,已经泛黄。1951年的那张,上面贴着一张男生的黑白照,上面写着“华东、东北高等学校一九五一年度统一招生准考证”。上面列了十条“试场规则”。

  新京报:一般都从哪些渠道获取这些准考证?

  詹洪阁:收藏家都有各自的收藏渠道。我的渠道就是走访全国各地的古籍书店、古玩城等。还有一些收藏家之间的内部交流。上世纪80年代末,我刚好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经常出差,可以去全国各地淘旧书、旧册子。

  准考证主要是夹在册子、杂志和旧书里面。特别是教学参考书或课本。少部分是夹在同学录里面的。

  新京报:到目前为止,一共收集了多少张?时间跨度是怎样的?

  詹洪阁:大概有两百四五十张,没有统计具体数字。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是1951年的,再往前还有民国的,但比较少。最近一张是2000年前后的。

  以前我一直好奇,这些东西这么珍贵,为什么会流失到社会上。后来考证,这些准考证应该都是因为搬家、动迁,或者“文革”等原因,流失到外面的。刚好被我这个有心人给收集了。我还没有遇到自己卖自己的准考证或毕业证的情况。

  变迁

  “上世纪50年代的准考证都是繁体字”

  新京报:在不同历史阶段,准考证有哪些不同?

  詹洪阁:从小小的准考证可以看到经济和科技的变化。上世纪50年代的准考证都是繁体字,纸张粗糙,照片都是黑白的,印戳不是红戳就是蓝戳。后来都是简体字、盖钢印,2000年以后都用IC卡或防伪系数更高的准考证了。

  考试科目也有变化。50年代的考试科目很多,有些地区的笔试科目居然有十多科。比如1953年华东区的一张准考证的考试时间表显示,除了考数学、政治常识、本国语文、物理、化学、中外史地、生物、俄语等8个科目,还有加试,一共要考好多天。

  新京报:这些年考试时间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詹洪阁:对,考试时间现在都是6月上旬,以前都在7月中上旬。

  另外,考场规则也反映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1977年以后,考场规则除了纪律性的要求,还会提醒考生,要仔细答卷、多思考,内容比较丰富。

  总体来说,准考证上都包含了考生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大同小异,但准考证上都打上了时代烙印。

  新京报:最有时代感的是什么?

  詹洪阁:考生照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照片都是黑白的。到了80年代末,准考证上才开始有彩色照片。

  五六十年代的准考证上,有的女生梳两个小辫,有的梳五号头(20世纪50年代因电影而风靡的一种女子发型,刘海不超过眉毛,鬓角不遮住耳朵,发根与脖子平齐,记者注),男生都是小短发。这种时代感最强。

  照片上,大家都穿着粗布衣服,可见当时我们国家的物质条件不是很好。

  高考

  “没有参加过高考,是我一生的遗憾”

  新京报: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最有意义的一个年份。这一年的准考证,你收藏了几张?它们有哪些特点?

  詹洪阁:3张。分别是南京、苏州和淮阴一带的。都是硬纸板材质,名片大小。上面有考区、文理类别、姓名、编号和考生须知。和之前相比,没有写明考试科目,考生须知也相对简单。以1951年为例,当时的考生须知有十条,1977年只有五条。苏州的那张准考证上竟然没有贴考生照片。

  新京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詹洪阁:这一年比较特殊,经过十多年,高考重新恢复,很多方面都不完善。在收藏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那一届的大学生,他们跟我讲,1977年,十多届学生聚在了一起,有的师生同届,有的夫妻俩一起走进考场,考生太多了。当时很多印刷厂的纸张都不够用了,一些试卷都是用非常粗糙的麻纸印刷的。

  新京报:高考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詹洪阁:我没有参加过高考,中学毕业后就参加工作,我上的是社会大学。我心情挺复杂的,没有参加高考、进入高校深造,这是我一生的遗憾。人一生肯定有失有得。这三十年,我收藏了很多教育方面的史料。

  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没有参加过高考的遗憾。

  新京报记者张维 北京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