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不想再做大股东’,是减持新规发布后,一些上市公司股东想到的捷径。”6月6日,有媒体将6月以来的兜底式增持归结为减持新规“后遗症”。截至6月6日,已有超10家公司的实控人号召员工增持自家公司股票,并承诺兜底:赔了由其本人补偿,收益归员工。随着兜底式增持消息的公布,一些个股也随之走高。那么,“中国好老板”的承诺真的是一桩美事吗?股权质押下的风险究竟多大?投资者又应如何对待?
戳痛点
“兜底式”背后:“股权质押”显巨大风险
2017年5月底后,面对中国A股的跌跌不休,不仅有大盘权重指数与个股的严重背离,IPO争议与股东减持等“故事”越来越精彩,值此之时突然传来上市公司“兜底式增持”的倡议。
自6月6日午间到晚上,一天内竟有10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兜底式增持倡议公告,一举超过2015年下半年股市大动荡时期的数量。
乍一看,似乎是一个好现象。无论是在A股大盘指数走低,还是个股低位,上市公司增持回购自家公司股票无可厚非。美股发生危机,或者某家公司股价下跌过多时,公司增持回购自家股票是“救市”非常重要的做法。在中国股市当下境况,出现自愿兜底增持的上市公司,看起来值得庆贺。
然而,兴奋之下未现的却是兜底式增持背后存在的一大隐患。比如,兜底式增持资金从哪来?而据披露的公开信息显示,多数“喊买”公司背后,都存在着高比例股权质押。
比如,雪人股份5月25日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林汝捷累计质押股份14138.63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78.40%。第二大股东陈胜累计质押股份5377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84.16%。科陆电子4月26日公告,实际控制人饶陆华处于质押状态的股份累计数为57487.35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94.64%,占公司股份总数的40.86%。
一切金融风险的原罪是高杆杆融资。回顾2015年的A股震荡,资金最终雪崩正是源于疯狂加杠杆推促的大风险泡沫所致。而2017年初,险资风险凸显的根本性原因也是疯狂加杆杠,将股权质押循环往复融资导致的。
历史上,杠杆融资最血淋淋的教训莫过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末与30年代的经济金融大危机。在那个“沸腾的20年代”里,美国股市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繁荣,所有人都在买进和卖出股票。疯狂牛市中的购买者所依靠的大多都是保证金。这意味着购买者只需支付部分现金就可以买到价格10000美元的股票,差额部分以新买的股票抵押作为支付。
1929年,美国股市达到近乎疯狂的地步。当时,整个美国几乎所有人都笃信股市永远上涨,不会下跌。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与美国财长奉行完全的商业主义,商业第一是胡佛政府所有政策的核心。
当1929年9月美国股市开始下跌,胡佛以及财政部长都出来安抚股民说,美国经济的基本面非常好,股市没有下跌基础。同时商业大鳄洛克菲勒、摩根等都出来告诫民众股市不会下跌,并且自己拿出巨额资金买涨托市。然而,却未能阻止10月的暴跌。原因何在?
由于此前各方面传递的经济大好信号,造成股市不跌的幻觉,许多企业家不再做实业,而是把资金全部用来炒股,不少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等借债炒股,再把买来股票抵押给银行多次继续贷款炒股,风险步步累积。
“虚幻的繁荣”持续到1929年9月,美国股市开始下跌。银行吓坏了,并立即要求股权质押贷款炒股者归还贷款。然而,银行越逼越紧,炒股者只有卖掉股票还款,结果,股市越卖越跌,越跌逼债越紧,投资者开始集中抛售股票,股市暴跌。终于在1929年10月份美国股市崩盘了,世纪罕见的经济大危机随即爆发。而这一切,全因股权质押借债炒股而起。
回到今天的A股市场,不少声音埋怨说减持要管,增持也要管吗?笔者要问,究竟是如何减持,又是如何增持的呢?毕竟,风险是照妖镜,而法制是底线。
□余丰慧(财经评论人)
谈规范 又一新套路,“兜底式增持”亟待立规
几天前还是“星星之火”的“兜底式增持”,在市场的追逐下,终于形成燎原之势。仅6月6日一天,大股东承诺对员工增持“兜底”的公司就达到10家之多,截至当日,涉及“兜底式增持”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8家。
员工买股,赚了归自己,亏了由大股东买单,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硬是砸到某些上市公司员工头上了。在“兜底增持”的背后,某些人看到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发展的信心。于是,市场对相关个股炒作一番,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这种“兜底式增持”给市场留下了很多悬念和诸多隐患。比如,既然大股东看好公司发展,为什么大股东自己不带头增持,而是耍嘴皮子动员员工增持?尤其是在承诺对员工增持“兜底”的大股东中,不少大股东是有股权质押的,也有公司正面临着重组与定增事项。如此看来,部分公司大股东承诺“兜底”的动机或许并不单纯。
当然,出现需要大股东予以补偿的可能性其实很小。因为大股东还可以动用上市公司的力量,通过制造题材与利好,刺激市场投机炒作。但公众投资者,却很容易被“兜底式增持”忽悠。比如,大股东“兜底式增持”在员工中实则响应寥寥,唱的是一出“空城计”。再比如,上市公司员工只是做一个短线就走人了,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还误以为员工会持股12个月以上。尤其是承诺“兜底式增持”的上市公司,不少公司业绩都很差,但市盈率在百倍之上,甚至数百倍之多。追高买进这些公司的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不小。
可以说,“兜底式增持”很容易成为股市的一个新“套路”。大股东只是耍耍嘴皮子,员工少量增持或干脆不增持,二级市场投资者拼命向前冲,大股东稳定股价的目标因此实现。而一旦股价下跌,风险全部在二级市场投资者身上。如此一来,“兜底式增持”也就成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陷阱”。
正因如此,为了避免“兜底式增持”这个上市公司员工眼里的“馅饼”演变成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陷阱”,就要求股市监管者要加强对“兜底式增持”的监管,并为“兜底式增持”立规,而不是任凭其在无规则的背景下任意蔓延。
首先,为承诺“兜底”的大股东设置门槛,让“兜底式增持”告别“忽悠式增持”。比如,规定承诺“兜底增持”的大股东必须在号召员工增持的同时,本人须带头增持,且增持份额不少于公司总股本的1%。同时,有股票质押的大股东,以及公司存在再融资计划或大股东及董监高存在减持计划的上市公司大股东,都不得作出“兜底”承诺。
其次,大股东在做出“兜底”承诺的同时,必须提供相应保证金或保证物,以确保“兜底”承诺兑现。避免到期后,员工亏损,大股东却不兑现承诺的事情发生。
三是大股东做出“兜底”承诺的上市公司,必须保证在大股东承诺的期限内不得推出高送转方案等利好题材来配合市场炒作。避免价格操纵与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四是参与“兜底式增持”的上市公司员工,其增持股份必须锁定12个月。避免员工增持因为做短线,而导致大股东提出的“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的要求对二级市场投资者形成误导。
五是对员工参与“兜底式增持”的情况要进行详细信息披露,比如在规定期限里,上市公司到底有多少员工进行增持,以及增持后的交易情况及大股东承诺兑现情况等。通过这些信息披露,让“兜底式增持”变得透明起来。
□皮海洲(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