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5:专栏
上一篇

《欢乐颂2》:愿你温柔看待这个两性世界

2017年06月08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隔岸观我

  

  无论两部《欢乐颂》存在哪些问题,都无碍于它是迄今为止在性别平等问题上三观最“正”的一部剧。

  电视剧《欢乐颂2》毫无悬念地再一次登上热播榜,人们对于这部电视剧的社会文化效应也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有人将其与20年前美国HBO热播剧《欲望都市》相比,也有人进一步揭示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但更多的争论,还是集中在剧中五位女性角色的代表价值或象征意义上。《欢乐颂》到底是在倡导拜金主义,还是在揭露关于大都会的残忍真相?恐怕都有一些,也都不完全。

  平心而论,从制片水准和故事质量上看,《欢乐颂》离“上乘”还有很大的距离,不但与《欲望都市》无法相比,就是在同类国产电视剧中,也不能算是佼佼者。但人们还是愿意追这部剧,愿意讨论它,并且围绕它进行形形色色的社会讨论。可见,《欢乐颂》的价值与其作为电视剧的文化商品属性关系不大,而更多与其承载或揭示的社会结构相关。在我看来,无论《欢乐颂》有什么“三观”上的问题,其在如下两个方面有着毋庸置疑的进步意义。

  一方面,这是一部真正赋予女性角色以“自我”的电视剧,也是为数不多的呈现女性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工作场景)多过其家庭生活的主流影视作品。从1990年《渴望》的走红开始,不离不弃的妻子、自我牺牲的母亲和温良恭俭的媳妇,就是女性在中国电视荧屏上的主流角色,她们依附于家庭存在,只能拥有单一维度的形象。但在《欢乐颂》中,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拥有不同经验的女性,都将工作置于至少和爱情(家庭)平等的地位上。我们不断看到她们身处特定的工作环境之中,她们以自己的力量和掌握的资源独当一面。生硬归生硬,其蕴含着的进步性别观,是不能抹杀的。

  另一方面,《欢乐颂》把一个原本主流文化中讳莫如深的东西——性给日常化了。剧中的女性角色不但谈论性,而且享受性。至于与性有关的一些保守观念,如“处女情结”,则受到批评和否定。在《欢乐颂》中,女性不会因乐于享受身体的愉悦而遭受道德指责,更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被置于低于男性的地位,这同样也是一种性别领域的平等主义理想。

  所以,无论两部《欢乐颂》存在哪些问题,都无碍于它是迄今为止在性别平等问题上三观最“正”的一部剧。它不会貌似严肃地将两个性别都理应拥有的权益偏心地赋予一个,也不会故作科学地将两个性别都会出现的问题强安给一个。在这一点上,《欢乐颂》倒真的有一点像《欲望都市》,因为两者都以一种更加坚定也更加温柔的目光去看待这个由两性构成的世界。

  □常江(清华大学副教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