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书评周刊·主题

马尔克斯

从十天到百年,把孤独变成伟大的创造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Márquez),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
作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版本:南海出版公司·新经典2017年6月
马尔克斯把主人公在漂流中度过的这空虚无聊、一模一样的十天写得不重复、不野蛮,一切都是真实而感人的。
李敬泽,生于1964年,作家、文学批评家。
阿来,生于1959年,作家,代表作有《尘埃落定》《空山》.等。
梁鸿,生于1973年,学者,代表作《出梁庄记》等。

  1981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曾经提到他早年做记者时采访一位海难幸存水手的经历,“那位水手只是跟我讲他的历险故事,而我是用他自己的话、用第一人称把它们写出来,就好像他就是写作的那个人……当时署名的是那个水手,不是我。直到二十年后(注:应为十五年,马尔克斯记忆有误,海难发生在1955年,书籍出版在1970年)再版,人家才发现那是我写的。没有一个编辑认识到它写得好,直到我写了《百年孤独》之后”。

  马尔克斯提到的这本十余年后才被结集成书的著作正是1970年出版的《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彼时《百年孤独》已名噪一时。

  一场海难把他推向筏子上的漂流生活

  海难实际发生的时间是1955年2月28日,在加勒比海上,哥伦比亚海军的卡尔达斯驱逐舰上有8名水兵落水并失踪。海难搜寻工作并不顺利。四天后,搜寻结束,水兵们被正式宣布死亡。谁料又过了一周,其中一人竟现身于哥伦比亚北部一处荒僻的海滩。落海的水兵贝拉斯科在一个随波漂流的筏子上没吃没喝地度过了十天,奇迹生还。

  为了完成《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马尔克斯与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每天交谈六个钟头,持续二十天,最后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把贝拉斯科在海上漂流的十日奇遇做了详尽的挖掘,并署上贝拉斯科的名字。事故发生一个月后,故事在《观察家报》上连载刊登。

  报道不仅激起了文学上的回应,在政治上也引发了轩然大波。随着对海难经过的一步步复盘,海难的真实原因浮出水面。根本没有军方所称的引发事故的暴风雨,只是在波涛起伏的大海上,一阵风使得舰船发生猛烈倾斜,造成胡乱堆放在甲板上的货物散落,八名水兵落水。这一披露揭示了三个重大失误:驱逐舰上运输货物;超载;最后,运输的都是些走私货、冰箱、电视机、洗衣机。

  揭露是爆炸性的,受到重击的独裁当局被惹怒。《观察家报》报社被迫关门;水兵丢掉了自己的荣誉和前程,迅速从公众视野消失;马尔克斯则不得不在巴黎开始自己的流亡生涯。在外漂泊数年的马尔克斯后来说:“我时时思念着故土,这倒真有点像海难幸存者在筏子上的漂流生活。”

  实际上,这个故事因《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的出版,在十五年之后才和马尔克斯有了真正的勾连。这也是马尔克斯感到沮丧的地方,正像他在《巴黎评论》采访时说道“没有一个编辑认识到它写得好,直到我写了《百年孤独》之后”。在1970年为《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写的序“故事背后的故事”中,他也表达了沮丧,“相比对这篇文字价值的兴趣,出版商们更在意它是由谁的名字发表的,其实我很难过”。

  五十年前,《百年孤独》一经问世就让“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成为经典。然而,多年以后,当人们回顾这篇早在《百年孤独》之前就由28岁的记者马尔克斯完成的非虚构作品《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时,会有怎样的评价与感受?

  ■ 圆桌会

  《百年孤独》五十年

  它对一代中国作家有强大辐射作用

  1967年《百年孤独》首次问世,至今整五十年。还记得初次读《百年孤独》时的情境吗?

  阿来:我读《百年孤独》是在船上,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还在学写诗歌,还没有想到写小说。从武汉到重庆的船很慢,七天七夜我就读这本书消磨时间,陷入幻想。我是藏文化背景,在本民族文化中有非常强大的民间文学、口语文学的叙事传统,马尔克斯天马行空,天上、地下人鬼不分的叙事,让我第一次认识到不管是写诗还是写小说,过去在学校接受到的书面文学的走向还是过于单一。此后我常背包下乡,向民间吸收精神跟审美滋养。当自己拿笔起写小说时,小说的观念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写出来就是《尘埃落定》那种样子。

  李敬泽:我有一个很特殊的《百年孤独》版本,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有一家白酒厂专门出一种酒叫“百年孤独”。酒盒里装一本巴掌大的《百年孤独》,牛皮封面。有段时间我开会时往兜里一放,就这样把《百年孤独》看了一遍。

  《百年孤独》确实对一代中国作家、读书人发生了重要影响。“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句经典开头,当代人习以为常,但在八十年代还是有种震撼感。它教给人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语言对于时间的创生能力。语言创造出一个关于时间、关于世界的结构和秩序,这在当时是一个革命性的小爆炸。

  梁鸿:第一次读《百年孤独》时,我18岁师范毕业,在一个特别闭塞的小学校教书。学校前面有五座坟,后面有一座坟。那时我还不知道马尔克斯是谁,但“百年孤独”这四个字特别吸引我。晚上一个人在学校,读到“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像史前的巨蛋”时,我觉得这就是在说我的学校。当时到了第二三十页,突然发现缺了几页,我非常着急,自己试着把漏掉的段落补起来,写了两行。此后我买了好几个版本的《百年孤独》,好像纪念一样,仿佛重新回到那个小学校,然后再从此出发看整个世界。

  海难幸存者的十天

  非虚构写作者要意识到权力限度

  如何看待非虚构写作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何为“真实”?

  阿来:非虚构写作确实牵扯到伦理的问题,也就是写作者的权力边界。20天,每天6小时,交谈过程中有一个主导者吗?面对活生生的人的采访时,交谈中写作者希望当事者能把精彩的、真实的东西讲出来,有一些诱导性的东西可能会不自觉地出来。

  梁鸿:每一种文体都有它的界限。但不管怎样,写作者本身一定拥有某种权力。非虚构写作也是。100多小时的记录,哪些东西删掉,哪些东西留下,这就是马尔克斯的权力。写作者要意识到权力限度,而不是无限地觉得自己拥有真理。在哪种意义上使用自己的权力,怎样尽可能和所写的人物之间建立一种对视、凝视,或者同在的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另外,非虚构是一种主观的而非绝对客观的真实。世界上没有绝对客观,文学更不是这样。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再来谈非虚构可能才有意义。谁能说这个水兵说的都是真的呢?因为这个人的幻觉也是真的。马尔克斯把他的幻觉谈出来也很有意思,也是“真实”的东西。

  马尔克斯的层层孤独

  从不得不孤独到茫茫人海中的孤独

  孤独是马尔克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这个主题如何贯穿和发展?

  阿来:他每篇小说中,孤独原因其实不一样。《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中,老上校整天都在等政府通知他从今天起拿补助金、退休金,孤独是社会不公造成的。《百年孤独》马孔多的孤独感,是因为历史、社会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点接近宿命感,那种孤独感更深刻、更刻骨铭心。马尔克斯在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还说到整个大陆的孤独。拉丁美洲在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寻找发展之路时,拉丁美洲作家要找这个大陆独特的声音。这时他们发现,欧美发达国家习惯把自己的那一套模式、观念强加给别人,所以在姿态上他们对这种东西是有反抗的。

  李敬泽: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或多或少都会触及“孤独”这样一个人类根本情境。《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中的孤独里,海员很无辜,没招谁没惹谁,船翻了,他不得不孤独。但马尔克斯把“孤独”这个主题变成伟大的创造,恐怕还是在后来的作品中。真正的孤独不是在海上一个人没办法的孤独;而是在茫茫人海里仍然感到孤独,这是马尔克斯后来真正的厉害之处。

  (经授权整理自《百年孤独》问世50周年暨《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中文版新书发布会)

  撰文、整理/新京报记者 李佳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