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亟待发展
据工人日报报道,“2016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亿,占到总人口的16%多。目前,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已经接近1亿人。”这是《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中披露的一组数据。
中国已跑步进入老龄社会,养老已经不仅仅是个家庭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2016年12月7日,郑州一位空巢老人,因女儿已移居加拿大,感到很孤独,欲招聘一名“女儿”,陪她游三亚,不仅承担所有费用,而且承诺送给陪游者一部苹果7手机。如此奇葩的“招聘信息”,令人唏嘘。此外,近年来,空巢老人独死家中的悲剧也不少。
不可否认,家庭依旧是老年人养老的基本保障。然而,伴随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已经是一个现实。我国亟待完善公共养老服务,以社会养老来弥补家庭养老不足。 □张连洲(公务员)
别让遗嘱留遗憾
据媒体报道,北京李先生因病去世后,其亲生子女和继母王女士就房产分割问题打起官司。王女士拿出一份李先生手书的遗嘱作为证据,但由于遗嘱多处违反法律规定,最终法院判决遗嘱无效,依法定继承对遗产进行了分割。
恐怕连李先生本人也不会想到,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思,而且是自己亲手写的遗嘱,因为多处违反法律规定,被法院判决为无效。
李先生的遗嘱之所以被判无效,一是遗嘱尾部没有签名,也没有年月日,不符合法律规定;二是李先生从单位分得的房屋是和原配妻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有原配妻子一半的份额。李先生订立的遗嘱处分的是原配妻子的财产,这部分是无效的。
从司法实践来看,类似无效的遗嘱并不是个案。遗嘱树立人除了需要对有关家庭成员进行方方面面的考虑以外,还需要对法律法规,尤其是《继承法》有非常详尽的了解。除了专业的法律工作者,一般人恐怕难以做到。
所以,老人立遗嘱还是应当让律师把关,确保遗嘱的有效性。毕竟,立遗嘱不是件小事,还是要谨慎为上。 □郑建钢(职员)
高温津贴发放还会缩水吗
据劳动午报报道,从6月份开始,我国不少地区进入夏季高温期。为加强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保护,维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国家赋予劳动者相应的“高温福利”。然而,从现实看,劳动者的这些福利总有一些被用人单位有意无意地“缩水”或者取消。
近些年,高温津贴几乎成为季节话题,逢夏必热。
尽管2012年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但是,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情况却是,原本饱含政策善意的高温津贴屡屡被“蒸发”,部分符合领取条件的劳动者很少、甚至从未领过高温津贴。
用工企业要落实高温津贴发放。其实,高温津贴并不是很多钱,它所体现的,更多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劳动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在这个夏天,让符合条件的劳动者能够拿到属于他们的高温津贴。 □祝建波(职工)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shepingbj@vip.163.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