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质疑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被刘士余邀约“共进午餐”而得名;外界曾称其言论“助涨助跌”
|
因批判证监会被“请吃饭”,更因这顿饭一举成名。A股话题让韩志国得以“横空出世”。现在,韩志国本人成为一个话题。
从5月下旬的某一天开始,经济学家韩志国进入他在社交网络的“亢奋期”,他以每天十条左右的频率发布微博,其中包括了质疑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以权谋私”、“为家乡新股开绿灯”。随后,他与刘士余共进午餐,让他“一饭成名”。
喜欢他的人认为他是良心专家、“A股脊梁”,讨厌他的人说他是“故意吸引眼球”、哗众取宠的“碰瓷者”,更有人质疑韩志国批判证监会的动机不良。
日均10条微博评股市
从5月下旬的某一天开始,经济学家韩志国进入他在社交网络的“亢奋期”,他以每天十条左右的频率发布微博,内容大多是自己对股市问题的看法,间或隔空驳斥一些针对他的“异见”。
今年63岁的韩志国精力充沛,至少微博活跃时间可以说明这一点:6月13日凌晨2点34分他还醒着,早上8点就又拿起了手机。 6月13日,当天还没过完,韩志国已发布了13条微博。
5月,韩志国突然因“直言敢谏”在网络爆红。起因是他发布的一篇题为《新股审批不能夹带私货》的长微博。微博里写到,新一任证监会主席上任以来,以每周10只的速度狂发新股,而证监会主席的家乡江苏省IPO数量排名第一。韩志国由此质疑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以权谋私”、“为家乡新股发行开绿灯”,“这其中是否有肮脏的权钱交易”。
韩志国在文中呼吁有关部门介入,叫停新股发行、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并把调查与审查结果公之于众,“还市场以真正的公开、公正、公平”。这条长微博很快被扩散出去,收到了上万条点赞和转发。
在此之前,尽管长期笔耕不辍,但韩志国的言论并不为外界熟知。以至于当人们被“韩志国炮轰刘士余”这种标题刷屏时,关心的第一个问题是“韩志国是谁?”
还没等搞清楚“韩志国是谁”,韩志国又接连“炮轰”了多个目标:5月23日,韩志国微博指控私募大佬但斌操纵茅台股价;6月5日,抨击财经人士叶檀“招摇撞骗”、攻击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心胸狭隘、言行猥琐”。
激烈的语言风格和其站在投资者一方的微博立场,为韩志国赢得大批“观众”。许多此前并不了解他的人迅速成为他的忠粉,以微博、股吧为阵地,与他的反对者展开骂战。
和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一“饭”成名
指控证监会的长文为韩志国带来了堪比网红的“流量”,也让他区别于其他“民间经济学家”,得以进入官方视野。
在公开炮轰刘士余的两日后,韩志国收到了刘士余“一起吃饭”的邀约。当时网络流传的来自“韩志国朋友圈”的信息显示,他自称将在一位部级干部陪同下与刘士余共进午餐、并“系统阐述我对股市和监管的意见”。
从韩志国5月26日对媒体和网友所透露的情况来看,这顿午餐既非鸿门宴,也不像什么高规格的公务接待。用餐场所是证监会食堂,四小碟子菜总共不过50块钱,疙瘩汤还只有半碗。
尽管简陋,这顿饭具有某种“史无前例”的意义:在韩志国之前,并没有哪一位民间经济学家因为抨击和指控证监会而得以享用免费午餐。因为这顿午饭,韩志国迎来了他在“知名度”上最为巅峰的时期。午饭后,外界纷纷关注“吃饭的时候都聊了些啥”。面对公众的好奇,韩志国拒绝向人透露细节,只强调“最终我们达成了高度共识。”
这顿午饭被韩志国的支持者认为起到了重要意义。午饭后的隔日,即5月26日,证监会下发了7家IPO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23亿元;6月2日,IPO批文再次缩减至4家,融资额相应减少至15亿;6月9日,IPO批文数变为8家,虽有所回升,但25亿的融资额较此前常态化发行时50亿左右的水平缩水一半。“证监会从善如流!IPO放缓了!”
不仅如此,证监会还在5月底端午节假期发布了减持新规,进一步约束上市公司大股东套现行为。韩志国本人也转发了这些新闻。“看来那顿午饭没有白吃”,有人评论称。许多人跑到韩志国的微博下面表示感激,赞美他的“功德”,祝韩老师好人一生平安。
来自圈内人的声音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监管层关注大股东减持乱象由来已久,相关准备工作半年前就已经着手,并非韩志国“一饭之功”。
现在,韩志国的微博拥有427万粉丝,每条微博能够获得数百乃至上千条评论,成为当红“经济学家”中网络影响力最大的人物之一,人气高于被他“怒怼”的叶檀、但斌、高善文等人。
发言常以感叹号结尾
韩志国还是那个韩志国。他的风格十几年来如一日,只是这一次“闹大了”。
用词极端、语气激烈、结论彻底,常以感叹号结尾。这些都是韩志国的语言特点;而早在十年前,“助涨助跌”则一度被外界嘲讽为他的“技术特点”。很多年前,有媒体对韩志国的股市观点进行过一番总结:“股市涨的时候说要大涨,大涨的时候说要暴涨;股市跌的时候说要大跌,大跌的时候说要暴跌。”
2007年8月,时逢A股泡沫高位,韩志国当时撰文称“5000点的股市比1000点更健康”,坚定唱多;而到了2008年3月,A股连续熊市已成现实,韩志国的观点也悄然发生改变,接连撰写《五重压力将压垮中国股市》《三大因素导致市场崩盘》,同年9月又发布了《不救市就会滑向万丈深渊》等文章,2008年10月,熊市跌至1664点,韩志国预言股市将“跌破千点”。此后市场并未如其预测的那样继续下行,而是一路上行至突破3000点。
几年前,有人在雪球上把韩志国定义为“激动型经济学家”。认为他的观点有指导性——“可以做反向指标”。
尽管韩志国因股市成名,但他本人并不能算是一个专职的股市观察者,在他研究和关心的领域中,从经济政治体制到城镇化、从三农问题到房地产均有涉及。
不光如此,韩志国还热爱文学,喜欢写诗。他的微博个人签名是“像作诗那样做人,像做人那样作诗”。韩志国2008年在博客中自称,20年前,自己协助大哥韩志君、二哥韩志晨共同创作了“农村三部曲”:《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持续和深远的影响。”
曾开两家企业,现已“吊销”
6月6日,财经评论员钮文新撰文称,自己与韩志国1992年就认识,印象其“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所以韩志国“许多年不大说话了”,是因为“开始做生意了”。
韩志国对此进行了猛烈驳斥,称自己现在的唯一身份,是新浪微博认证的“经济学家”。不在任何公司任职,更不可能给任何公司提供咨询。
从公开可查的资料中,确实找不到韩志国目前仍在“经商”的确凿证据。在第三方信息平台“天眼查”显示的工商注册信息中,韩志国名下相关的企业仅有成立于2000年的“邦和财富研究所”和“邦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如今两家公司的状态均为“吊销”。工商信息中并未显示吊销的具体日期,从历史新闻报道中看,2012年前,韩志国被媒体称为“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此后未再以这一头衔接受采访。
毁誉参半:“A股脊梁”还是“碰瓷”者?
A股话题让韩志国得以“横空出世”。现在,韩志国本人成为一个话题。
6月12日,同花顺财经发布的一则投票显示,比例高达73.39%、约4万参加投票的网民认为韩志国是“真心为股民说话的良心专家”,9.67%的人认为“只有炮轰,没有实际解决办法”,16.94%的人认为“无论如何,敢言敢骂就是好的”。
围绕韩志国,不少财经人士、经济学家和评论员们则站成两队。支持他的人认为,韩志国直言敢谏拥有学者担当,堪称“A股脊梁”;反对他的人认为他民粹主义、碰瓷证监会、哗众取宠。
公开资料显示,韩志国,1954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学系。“经济学家、教授、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现任多家投资公司与控股公司的董事长”;细扒韩志国的从业经历,发现其似乎曾有过“官方智囊”的背景:一度在国家计划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工作。此外,还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社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领导。
新京报记者从中国知网上找到了疑似以“韩志国”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于学术期刊或的经济领域论文,其中最早的发表在上世纪80年代初。多篇作者与韩志国当时的工作单位信息吻合。比如,1987年,时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经济室副主任的韩志国,发表了题为《论企业组织制度与财产所有权关系的变革》的论文。
一年前,韩志国的微博评论数量还仅仅只有几条到数十条。如今社交网络将他送上了某种前所未有的人生高度。
6月12日,有人在韩志国微博下评论称,“佩服老韩的勇气”,“有互联网以来,(像韩志国)这么公开严厉的批评和指控,律师界没有、新闻界没有、任何领域都没有!”
这条评论得到了韩志国本人的转发,他说:“中国股市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为了亿万股民的身家性命,进行以卵击石的生死之战!”
新京报记者 张泉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