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高考阅读“诡异的光”需要一个标准答案

2017年06月16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追本溯源

  

  标准答案并不是高考命题的问题,许多人之所以抨击标准答案,很大程度上是对考试功能的单向认同。

  2017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但舆论中的高考话题并未退热。今年浙江高考语文卷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了青年作家巩高峰的短篇小说《一种美味》。文章将写作背景置于物质匮乏的年代,描写了主人公6岁时,一家人第一次喝鱼汤的记忆。文章最后写道,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而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正是要求考生对“诡异的光”进行解读。试卷曝光后,巩高峰公开回复网友“本来是搞笑的,谁知道有这么一出”,被解读为“高考阅读打败原作者”。

  高考阅读真的打败原作者了吗?

  “诡异的光”反映人才选拔标准化矛盾

  小说《围城》写就后,有许多学者分析、解构《围城》的写作手法、背景、主题等等,并将著作寄给钱钟书先生,可是,钱先生一律“不置可否”。青年作家巩高峰就没忍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当然,巩高峰后来也对记者说,“这个小说我写完了,跟我就没关系了,谁爱怎么解读都是可以的……”从这个角度说,“高考阅读打败原作者”的命题是不成立的。

  那么,《一种美味》这道阅读题真的不符合作者本意吗?作者巩高峰说,自己做出来的答案,正确部分差不多80%,“我觉得出题老师对我的这篇文章理解得很透彻”。

  其实,不论语文阅读的命题思路是否符合原作者的本意,都不重要。不要忘记,这是一场考试,一场全国选拔性考试。既然是选拔性考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区分,这样才能起到选拔的作用。怎样区分呢?现行高考使用的办法是标准化考试。语文阅读中那道“诡异的光”所映现出的,就是选拔人才和标准化考试之间的牵系与矛盾。

  语文高考自从试行标准化试题以来,各种各样的争论几乎没有停止过。上世纪90年代,就曾引发过语文教学大讨论,大学教授、作家、艺术家等社会人士纷纷从多角度审视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标准化考试成了受批评最集中的目标之一。如今,随着高考不断改革,语文试题中的客观题不断压缩减少,可是,主观题的标准答案依然为许多人所诟病。

  标准化考试模式适应了社会发展

  让我们稍稍回溯一下历史。标准化考试源于欧美,也是美国教育测试的常规方式,无论是托福还是SAT,都是标准化考试,即有唯一的答案。可是,要论标准化考试的鼻祖,当属中国的八股文。

  八股文,通称制义,一般认为,创自王安石。后人抨击八股文,将其视作形式主义、空疏无实的代名词,殊不知制义正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产物——因为以往科考的诗赋空疏无用,因为那些主观色彩过强的文体,在评价其优劣时“汗漫而无所守”。作为国家选拔官员的考试,八股文从创立到定式,都把公正与公平当作实现考试目的的基础。因此,就必须增强考试的客观性,使考试评价有一定的标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标准化是考试发展的方向。从社会学角度看,只有实现了考试标准化,所有应试者的权益才有保证,考试的公正性才有保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标准化的考试更是降低考试成本,提高考试效率与效益,是适应现代化社会大规模选拔考试的不二选择。如果没有标准答案,几百万考生的试卷如何能在短短十几天内评阅完毕?

  因此,标准答案并不是高考命题的问题。许多人之所以抨击标准答案,很大程度上是对考试功能的单向认同,通过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通过教育培养劳动者的观念远远未能建立起来。

  当然,标准化考试并非完美,标准化考试也要不断革新。既要建立标准,又要不断革新标准。没有前者,不能称其为科学的考试;没有后者,标准化很容易导致形式化、僵化。比如,语文阅读,是否可以多设置几个标准答案,或者设置多个关键词作为标准答案,只要符合其中一个,便可得分,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面对高考,我们不能因为标准化考试模式适应了社会发展而将其奉为金科玉律,也不能因为标准化考试存在问题而对其失去基本的判断。

  □赵清源(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