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毕业只是人生下一站的开始

2017年06月2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又到毕业季。
《违背我们的意愿》
作者:(美)苏珊·布朗米勒
译者:祝吉芳
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4月
《孩子是个哲学家》
作者:(意)皮耶罗·费鲁奇
译者:张晶
版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年10月
扫一扫关注
新京报书评周刊

  每年六月末,学生们的离校都将离别与怀念的氛围蔓延到了整个城市。我们曾以为,毕业是人生中可以休憩的落点。但实际上,那些所有关于生活的挑战,都在汹涌袭来,与你来一次正面接触。从此以后,挑战还有无数次。然而,人生的精彩不就在于下一站的未知旅途吗?

  除了毕业,六月的关键词还包括父亲节、购书热、性侵的反思…… 我们试图从喧闹中梳理出一条理性的脉络,在嘈杂中保持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关切,保持着我们的思考。

  

  热点

  毕业后,你会选择哪座城市去停靠?

  六月下旬,又是毕业季。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一批年轻人准备与过去的校园生活告别,不管他们是否准备好进入下一个阶段,是否想清楚未来要做什么,但旧的人生阶段已经不再能收留他们。

  我们用《毕业后去哪里,这是一个被搁置了的人生问题》传递了我们对毕业生职业选择的思考和观察。毕业之后选择去哪里?去哪座城市打拼?在哪个领域耕耘?这看起来是一个跟大学、城市、就业有关的问题。但它实则事关个人的人生选择,包括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天赋,如何权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甚至是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

  这样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你还没有答案,并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有很多人,甚至穷其一生也没有找到答案。重要的,或许是一直保持尝试的热情与勇气。

  父亲们在家庭生活中是“缺席”的吗?

  孩子从出生到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相比于母亲,在父亲参与较少的家庭里,往往会让孩子对“父亲”这一角色多了一些复杂的情感。这种现象,甚至被极端地描述为“丧偶式育儿。”

  今年的父亲节,书评君用《我有一句话,教育就是拼爹》这篇文章,试图探讨这种现象背后的思考。我们呈现了独立教师和图书策划人蔡朝阳的“奶爸心路”。读完文章会让人感叹——爸爸也可以如此细心而温柔。

  父亲的缺席,涉及社会、历史、现实与文化的种种因素,正因如此,如何当爸爸这件事,才显得尤为重要。

  观察

  为什么性侵案件层出不穷?

  前一段时间,我们曾被林奕含、“北电性侵案件”刷屏。炎热夏天的来临,“不要穿着太暴露”的建议也开始扑向姑娘们。四十年前,美国有一位叫苏珊·布朗米勒的学者,在回顾性侵史时说,将焦点集中于女性只会进一步恶化强奸问题,它所传递的信息是女性必须生活在恐惧之中,且加上了一种可怕的警告:如果不遵守这些建议,她就得为自己所遭受的灾难负责。

  布朗米勒的《违背我们的意愿》一书,自1975年出版以来持续处于热销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所援引的丰富史料,从神话法典到战争骚乱,从种族问题到权力胁迫,用冷静的笔端重述骇人的真实。我们在《女性是被训练成强奸受害者》的这篇推送中,整合了布朗米勒在其著作中关于强奸这一行为的思考与观察。

  对于那些被强奸的受害者而言,怎样来寻求正义?受害者需要非同一般的勇气,原因在于,从身边人、舆论到社会文化环境,都不支持她这样做。那些已经将遭遇讲出来的受害者,向亲人、朋友寻求帮助,向法律寻求正义,他们的声音最终去哪了?被性侵的弱者从反抗、诉说到寻求正义,可能步步都艰难,即便冲出了观念上的偏见阻碍,如果遇上了利用公权者,寻求正义的声音,也可能越来越弱,甚至消失。

  书事

  了解“父亲”,并成为好父亲

  中国自古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这不仅显示了男尊女卑的性别定位,也导致男性在家庭内部的参与程度往往很低。虽然教育理念在不断进步,“丧偶式育儿”的现状在中国仍旧很常见,然而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又是长远的。

  我们在父亲节这天,推送了两条父亲节书单,分别来自男性与女性,父亲与母亲。他们大部分从事与文字相关的工作,善于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思考家庭教育这一话题。

  来自父亲与母亲的不同视角,共同构筑了一个完整的理想家庭教育样本。看起来略显粗暴的父亲,对孩子完整性格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反过来讲,一个当了父亲的男性只有参与了孩子教育,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为人父”,并在这一过程中完善自己。

  无论是剖析儿童内心的《孩子的宇宙》,还是卡夫卡述说极端父子关系的《致父亲》,都能从不同侧面敲击父亲们的内心,拓宽父亲们对孩子的认知。而以女性的视角思考“父亲”这一角色,则为我们解读父子或父女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从《孩子是个哲学家》到《在父亲的法庭上》,书的类型大不相同,却有着同一个指向:了解“父亲”,并成为好父亲。

  买书和做书的人

  从不同角度谈谈“读书”这件事

  刚刚过去的“6·18”,也和双十一类似,变成了全网共庆的购物节。这一天,不少爱书的人,都投入了抢书大作战。而我们不久前关注到的“伪书”话题,也在“做书的人”中间引起了广泛讨论。

  我们分别用《你6·18买的书,都收到了吗?能读完吗?》、《“伪书”出版不违法,很常见,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两篇推送,从买书、做书的不同角度,来谈谈存在于图书出版行业中的各种问题。我们也希望借此能够让大家更加关注“读书”本身的意义,让买书与做书,都更好地服务于读书,创造出更好的阅读环境。

  栏目

  霉土豆

  这本名著,难负盛名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各位爱读书的朋友,肯定都有“读到一本书,感到不满意甚至很失望”的时候。书评君推出的“霉土豆”栏目,就专门用于吐槽那些我们读到的失望之书。自开办以来,每期我们都能收到大量读者留言,可见大家阅读中的痛点真不少。

  我们本期吐槽的《兄弟》《狼图腾》《穆斯林的葬礼》这几本书,都是大名鼎鼎的经典作品。但这些名家名作却成为了本期读者们吐槽的对象。也许你有不同意见,或者你也读到过类似的经典作品却无感的书。欢迎你也加入“霉土豆”,吐槽你的失望之书。

  我有嘉宾

  在北上广打拼的你,现在还好吗?

  我们本期的嘉宾是经济学家陆铭,他从复旦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2013年起受聘于上海交通大学,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学。对陆铭的提问,或许可从“北上广”说起。

  这是一个时谈时新的话题,一直以来,有逃离北上广的声音,也有逃回北上广的说法,两者都在叙述着当下年轻人身上的一种打拼状况。如果你正在或者打算前往北上广等城市打拼,能说说是什么决定了你的选择吗?我们不知你是否过得好,生活是否如意,工作是否顺心,但如果心有疑虑,或对中国城市发展感兴趣,我们请你来向经济学家陆铭提问。

  本期新媒体观察/新京报记者 张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