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8:封面报道

古塔闻书香 熙攘阅京城

元代万松老人塔修缮完毕变身公共阅读空间,西城区探索文物创新利用

2017年06月2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1927年 美国社会经济学家甘博摄
1961年 万松老人塔矗立在西城区砖塔胡同东口。赵树强 摄
2011年 五十年后,同一地点拍摄的万松老人塔。四周的环境已经不同。刘锦标 摄
2014年 万松老人塔脚下院落成为公共阅读空间免费开放。
2017年 经过几年的运营,这里每天吸引着1000到1500人次的客流量。

  “不知何年,人倚塔造屋,外望如塔穿屋,居者犹闷塔占其堂奥地也。又不知何年,居者为酒食店,豕肩挂塔檐,酒檐环塔砌,刀砧钝,就塔砖励,醉人倚而拍拍,歌呼漫骂,二百年不见香灯矣。”在明朝《帝京景物略》一书中,曾对西城区砖塔胡同东口的万松老人塔进行如此描写。

  它始建于元代,是北京城区仅存的一座密檐式砖塔。曾经,它作为单位办公场所使用,如今,它脚下的四合院变身书局,面向市民免费开放。从“关门”到“开门”,体现了西城区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

  作为北京营城建都的肇始之地,西城区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及历史文化街区面积均为北京之最。结合文物的气质与历史,为其赋予“双重身份”,西城区在文物的创新利用上探索出了自己的模式。

  元代古塔脚下读古城

  6月上旬的一个夏夜,出来遛弯的杨女士和丈夫走进砖塔胡同东口的四合院。最先吸引他们的,是老物件。角落里放着年代久远的书和杂志,以及比书籍更老的门墩、木门。门上的木条已经开裂,但字迹还清楚,一对写着“礼乐家声远 诗书世泽长”,一对写着“无事可静坐 闲情且读书”。

  往院落中央望去,绿草地、石榴树、葡萄藤环绕着一座16米高的青灰色砖塔。

  四合院的来客分为三种:像杨女士和丈夫这样,遛弯中意外走进,发现院内别有洞天;有的则冲着塔来,这座砖塔名为万松老人塔,始建于元代,是北京作为文化古城的早期标志之一,也是北京城区仅存的一座密檐式砖塔;还有的冲着书来,院中的“正阳书局”以经营北京文化相关书籍闻名。在这里,北京人写的、写北京的书籍摆满书架,可读、可借、可买。

  既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又是西城区的公共阅读空间,万松老人塔被赋予“双重身份”。在这里,文物爱好者能找到深入了解北京文化的“书海”,爱好北京文化的书友能近距离感受文物魅力,普通游客则能打开历史与阅读的双向入口。

  书局老板竞标“守塔人”

  2014年,以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实体书店“多重身份”正式开放的万松老人塔,之前并不是这副模样。当时,如何对其进行创新利用,是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的议程之一。西城文委主任孙劲松介绍,万松老人塔最终成为一处复合型的公共文化空间,是多种因素使然。

  2008年,西城区政府将万松老人塔腾退,作为单位办公场所使用,并未对公众开放。之后,西城区委区政府提出,要更好地发挥文物的文化传播功能,不要腾退修缮完毕就“关上了”。

  当时,西城文委同时还在调研实体书店的倒闭潮现象,调研发现,如果解决了房屋租金的问题,实体书店基本能维持运转,而万松老人塔下的砖塔胡同作为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居住过鲁迅、张恨水等著名文人,文化底蕴深厚,这些都推动完成了塔院最终的运营模式。

  2013年底,西城区文委召集了从事阅读推广、书籍发行等各领域相关人士在塔底相聚,共同探讨万松老人塔的保护与利用问题,要求给出各自的运营方案。“竞标”者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当时在大栅栏“正阳书局”的经营者崔勇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选择崔勇,对他之前的经营情况做了了解。”孙劲松回忆,大栅栏“正阳书局”当时面积20平米、年租金6万,在实体书店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正阳书局坚持了三年,有基本运营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崔勇热爱北京文化,对万松老人塔的运营思路与文委的设想高度契合,“他回去就查了相关的历史资料,把砖塔的历史弄得非常清楚,提出要做一个‘守塔人’。”

  如今,在万松老人塔的小花园中,摆放着“守塔人”崔勇从各处搜罗来的老北京小物件。拉起的长绳下挨个串起小展板,印着绘有“串门不能空着手”、“疼老疙瘩”、“孩子不近座儿”等北京老规矩的漫画,这个露天的微型“展厅”,已经进行了航拍北京、北京老城门等多个主题展览。

  室内空间则分为两大类,一部分是小型博物馆,介绍万松老人塔的历史并展出相关文物;另一部分成为书房,与北京相关的书籍密密麻麻堆满书架,公众可以免费阅读。

  崔勇透露,实体书店虽不景气,但由于场地由西城区提供,免去了房租压力,正阳书局已经实现了营利,这些利润会继续投入到运营中。

  结合文物特性发挥价值

  西城区进行文物的维护与修缮、提供场地,吸引社会力量进行日常管理及运营,万松老人塔的利用模式,为西城区文物“活化利用”探索出了一种解答。这座不到400平米的院落每天吸引着1000到1500人次的客流量,一年就是36万人次,这是一些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年均客流量的十倍。

  孙劲松认为,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政府包办文博事业带来的效能不足问题。

  他介绍,此前为了弥财政不足的缺陷,合并前的老宣武曾一度尝试将腾退出的文物通过出租、合作经营等模式交给文化公司运营,从中挣到钱再去养文物。“这在当时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但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过度的商业化,反过来影响文物的价值发挥。”他介绍,有些文物就此变成了高档私人会所,有的则变成了公司自己的办公场所,普通公众进不去,文物的公益性受到损害。

  同时,根据文物本身的特性,结合社会力量巧妙发挥其价值,而不是博物馆一建了之,又避免了文物利用方式固化、传播力不足的缺陷。“长椿寺和历代帝王庙,当年腾退相当大体量,财政投入几个亿,做成博物馆,十年间,这两个馆基本都是30万左右的参观者,可谓门前车马稀”,孙劲松介绍,如果不能与公众的生活与需求相结合,文物难以吸引更多受众。

  文物活化利用将成模式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物,西城区进行了一系列试点与探索。

  始建于明代、于清代重修并陆续修缮的长椿寺,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走进古香古色的长椿寺北院,大门右侧,可以见到不同的房间中摆放各种传统手工艺品,这是非遗传承人们的“工作室”。

  2013年,长椿寺北院入驻了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非遗传承人在此对传统手工艺进行“活态展示”。传习基地占地1400平米,设代表性非遗项目传习、品鉴室十二间,用于传承人进行非遗研究、创作、传习、展示,包括泥塑彩绘脸谱、北京内画鼻烟壶、北京面人、北京雕漆等等。院落内的户外场地,可用于演出类项目的排演交流。

  文物与非遗传承相结合,也能与文学相结合。2016年,西城区与北京出版集团合作,利用佑圣寺建设北京十月文学院,在文学院中,讲座、论坛、青少年文学讲习班等文化活动均能举行。

  这种利用模式沿用到尚未开放的文物中。腾退中的杨椒山祠,未来或建成一所以传播中华文化为主的现代化书院;今年国庆将开放的沈家本故居,将成为法制名人博物馆,并与最高法、中华司法研究会等合作,举行法制领域的培训与交流活动。

  由政府主动为文物寻找合适的“守护者”,根据文物本身的历史渊源,制定文物的使用方向、使用原则、使用单位,同时规范文物合理使用程序和文物产权实体化模式,这便是西城在常年探索中,总结出的“三定两规范”的文物利用办法。

  孙劲松介绍,为了确保公益性,在文物开放时间、开放面积等方面,西城区都会拟定标准,并每年对委托运营者进行定期考核,达标者奖励,不合格者要求整改、甚至解除委托。将来,西城区所有直管公房类文物,都将采用这种利用模式。

  ■ 访谈

  西城区区长王少峰

  推动每个街道至少建一个街区博物馆

  新京报:西城区文物众多,怎么更好地发挥文物的价值?

  王少峰:西城区在文物活化利用思路上进行了创新。我们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对腾退文物有效利用,与正阳书局合作在万松老人塔打造“北京砖读空间”,与北京出版集团合作利用佑圣寺建设北京十月文学院。提升文物利用效能,在历代帝王庙举办“国乐盛典”民族交响音乐会,在李大钊故居排演“父亲李大钊”实景话剧。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起组织北京名人故居联盟,在国内外进行文物文化巡展。

  同时,加大对文物的历史文化挖掘、整理、研究,组织修订再版《宣南鸿雪图志》,编撰《西城文物览胜》。这些都体现了西城让文化“活”起来的理念。

  新京报: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市民居住的场所,怎么去平衡保护名城、疏解腾退与市民生活便利之间的关系?

  王少峰:历史文化名城应该是满足群众生活的便利地区,在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方面,西城区利用腾退空间,对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布局进行了优化。在交通拥堵治理方面,近年来我们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新增道路20条、完成221条道路大中修,新增居住区停车位5000多个,探索研究历史街区停车模式,完成了白米斜街西口立体停车场建设等等。

  新京报:名城保护的过程中,面临哪些困难和不足?

  王少峰:一是部分文物和优秀建筑还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西城全区363处不可移动文物中,还有166处文物建筑被社会单位不合理占用,或作为“大杂院”用于居民居住,一些建筑结构老旧、安全隐患突出。还有12处不可移动文物依法办理迁建手续,但由于历史原因始终未实施复建。

  二是政策支撑和保障力度不够。名城保护工作涉及面广,目前已有的政策、机制、法规尚不能满足名城保护的多样化需求。在腾退政策方面,缺少专业法规支持,导致腾退周期长。在基础设施方面,现有的消防、管线等街区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很难符合现有规划标准而难以获批。

  此外,文物腾退修缮、居民跨区安置等资金需求量大,目前主要依靠财政投入,资金缺口比较大。社会资本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建立吸引社会资本的有效模式,难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谋划、攻坚克难。

  新京报:在活化利用文物方面,未来西城区还有哪些计划?

  王少峰:以加强文物保护为前提,我们要规范文物的合理利用程序、探索文物国有产权实体化管理模式。包括充分发挥首都博物馆等地区各类博物馆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展示、宣传功能。推广广内空竹博物馆、白纸坊纸文化博物馆等成功做法,推动每个街道至少建设一个街区博物馆。支持新街口书香驿站、园林系统白云驿站、第二书房等特色阅读空间。设立历史碑记或标志,利用高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

  【我眼中这五年】

  1、这五年来发生在你身上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西城区文委主任孙劲松:我身上发生最大变化,是从一个完完全全的“外行”进到了文物保护的行业内。我原来一直是从事新闻工作,2013年组织安排我来到文委,这种岗位的调整,其实给我个人带来一个机会,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座城市。

  2、你觉得这五年来北京发生了哪些变化?

  孙劲松:就我来看,西城区区划调整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不光强调经济发展,而且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把文化的发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且希望由此带动整个区域的品质和提升。

  现在做文保,从工作内容到方法、投入,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比如腾退文物,之前有一些点上的腾退,但文物部门主动拿出计划、按主题成规模腾退,过去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是到了一个历史文化保护的难得的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这个阶段,现在从政府到民间,大家一起有信心也有能力去干这件事儿。

  3、未来你最期望看到的变化是什么?

  孙劲松:从文保来讲,希望文物能够“应保尽保”,在传承的同时,能融入到城市的发展,并且更有活力,做到“以文化城”。

  A08-A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戴轩

  A08-A09版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浦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