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人工智能时代,失业也将是高端人士的痛苦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隽永篇章

  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将来遭遇失业可能将不只是低端劳动力群体的烦恼,也会成为高端劳动力群体的痛苦。

  近日,李开复的一篇《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在这篇文章中,李开复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工智能的真正威胁并不在于它会像科幻电影所说的那样奴役人,而在于它会大量挤占人类的工作岗位,从而造成大面积的失业和贫困。

  李开复的这一担忧不无道理。早在2013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和奥斯本就曾发布过一个报告,对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对就业市场的冲击进行了评估。他们发现,47%的岗位都面临着被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替代的风险。

  现有60%以上的岗位都有被替代的风险

  我和我的合作者采用和他们类似的方法,用中国数据进行了一些研究。我们首先用北京大学的家庭动态调查(CFPS)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中,60%以上的岗位都有被替代的风险。

  当然,不同的地区情况不一样,北京、上海等地区的风险低一些,可能被替代的岗位为50%左右,而在云贵等边远地区,现有的工作中则有70%以上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

  随后,我们采用几大招聘网站的大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增量工作岗位可能被替代的风险。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招聘网站上的招聘岗位面向的都是学历较高的群体,但结果发现,在这些主要面向高端人群的新增就业岗位中,未来可能被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替代的概率也相当之高。

  以北京为例,在几大就业网站进行招聘的工作中,可能被替代的概率在40%以上。这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将来,遭遇失业可能将不只是低端劳动力群体的烦恼,也会成为高端劳动力群体的痛苦。

  如果你不愿意相信以上冰冷的数字所传达的信息,我十分愿意用另外一个更为具体的事例来向你展示人工智能的潜在威胁。

  前几天,我应邀参加了某公司的一个内部讨论会。会上,该公司的研究人员告诉我们,目前他们使用的人工智能生成一篇格式化体育报道的时间已经减少到了0.2秒。而所生成的稿件质量呢?经过现场的传媒专家打分,可以达到80分。可以想象,这种写文章又快又好的人工智能会对新闻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考虑技术迭代的速度,更是细思恐极。

  既然连记者这种要求专业水平较高的行业都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那么,我们再也没有理由对人工智能的威胁无动于衷了。

  李嘉图是对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当面临类似的技术冲击时,人们的选择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消极应对,把技术一禁了之;二是积极应对,用多种手段化解技术带来的就业冲击。

  古罗马皇帝韦巴芗是采用第一种选择的代表。当有人建议他采用先进的机器运输神庙的石柱时,他以这会影响百姓的就业为名果断地予以拒绝。这个选择似乎很明智——很多臣民因为他的这道圣旨保住了工作,但他们得到了什么呢?只是日复一日地拖着沉重的石柱。

  试想,如果韦巴芗允许了新机器的使用,那么,他们虽然会失去搬运石柱的工作,但却可能在市场或者田间找到更为轻松的工作。而皇帝的这道禁令,不仅让他们失去了这些机会,而且也让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停滞在原地。

  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在观察工业革命带来的后果时,也发现了技术创新对就业造成的巨大冲击。但他并没有像那位罗马皇帝那么悲观。通过分析,他断言新技术虽然会在短期内造成大面积失业,但是从长期看,它会创造更多就业、从而带来繁荣。

  李嘉图是对的!19世纪,机器将大批工人赶出了工厂,却无意间造就了大批商人。风物长宜放眼量,当我们把视野放得更宽时,我们将会更加乐观。

  当然,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和以往还有很多不同。相对于以往的历次技术冲击,它来得更为迅猛、范围也更大。这就意味着完全靠自发的市场调节可能难以应对。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就应该有所作为。

  它不仅应该为人们提供持续的就业培训,以帮助人们更快适应新岗位,更应该创新金融服务,为失业人群提供“工作抵押贷款”(即用未来的工作进行抵押的贷款)。我们相信,只要应对得当,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将最大幅度被降低,人们将会更好地拥抱人工智能时代。

  □陈永伟(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