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我
如今,“娱乐至死”似乎变成了确凿无疑的事实,这不能不令我们忧心:一个日渐丧失严肃能力的群体,如何去创造有建设性价值的未来文化?
近日来,有一条新闻十分引人注目。在南京某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一位女生竟然出人意料地亲吻了身着礼服的校长,并在自己的微博中“昭告天下”:大学圆满了。这位女生受到了网民热情洋溢的评价,认为其有创意、有性情、勇敢。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在莞尔一笑之余,觉得这条新闻怪怪的。大学毕业典礼,难道不应该是比较严肃的,甚至是极为庄严的吗?什么时候也成了戏谑的对象了?难道在互联网的娱乐精神的浸润下,我们都已失去了严肃的能力了吗?仔细想想,还真是有点怪异。
类似的事情其实在今天早已见惯不怪。我们的网络舆论在总体上十分欢迎那些把严肃的事物肢解为笑料的素材。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无伤大雅的休闲行为;可实际上,它折射出当下主流文化极为冷酷的一面:对于自己既不理解也无法真正懂得的东西,人们习惯性地否定其价值,将其变成娱乐,从而掩盖自己日渐失去严肃思考和严肃判断的能力的事实。
我并不反对网络文化的娱乐精神,但我也相信有些东西是绝不该被娱乐化的,这应当是主流文化坚守的底线。教育的庄重与典雅,以及人间种种无私情感的至纯至美,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应该被无端戏谑和挑逗。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本应“尊重严肃”“捍卫严肃”的人们,如今也纷纷为了迎合流行的虚无和荒诞情绪而进行着自我解构。长此下去,受到侵蚀的将不只是某些行业或某些领域,而是整个社会对于现代价值体系的基本信任。
尼尔·波兹曼告诉我们,“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进行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培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波兹曼做出这番判断主要是针对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但这样的局面在互联网时代似乎进一步变成了确凿无疑的事实,这不能不令我们忧心于社会的未来:一个日渐丧失严肃能力的群体,该如何去创造有建设性价值的未来文化?
当务之急是令知识界和评论界对这种“消解严肃”的文化取向予以关切,并将其明确置于公共讨论之中。而大众态度的转变,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常江(文化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