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书评周刊·书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3:书评周刊·书赏

故旧回眸

2017年07月0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作者:(美)艾朗诺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为中国人,我们对李清照的诗词非常熟悉,很多人都能朗诵她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昨夜雨疏风骤”,想象她一个人在金人入侵、战火纷飞之际,对远在外地做官的丈夫的思念,也会背诵她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敬佩她的巾帼不让须眉。但美国学者艾朗诺却告诉我们,这种理解是一种误区!中国古人写诗作词往往会运用想象力进行虚构,不能当作自传性文本去解读。李清照作为成名颇早的女性,她在以男人为主的文学群体中,更要忍受巨大压力,不得不遵从男性定下的文学创作规矩。

  艾朗诺崭新的研究让我们目瞪口呆,逼迫我们反思从小接受的古典文学教育。本书还展现了李清照身后的世界,梳理了人们对其一生行为的争论。李清照有过再嫁经历,在南宋初年本无可厚非。但到了明清,女性“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了维护李清照完美的形象,很多理学家否认她有过出嫁的经历,并喋喋不休争论了一百年。直到1957年,这些封建观念逐步解体,李清照的这段经历才又被人们承认。

  通过李清照形象的变迁,我们看到中国人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变。胡适说,历史不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艾朗诺的研究却让我们忧心——现在的历史研究真能超越当下文化背景,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结论吗?(宋晨希)

  《欧阳修和他的散文世界》

  作者:洪本健

  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年3月

  欧阳修的散文对后世影响巨大,开启了后世散文创作的风格。洪本健还原了欧阳修一生的经历,通过梳理欧阳修成长的过程,进而探寻他文学观念的转变。这样的写作手法,丰富而不枯燥,能让读者进入宋代文人的世界,体会到欧阳修的爱恨情仇,理解他改革散文创作的初衷。

  《技术、性别、历史:重新审视帝制中国的大转型》

  作者:(英)白馥兰

  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7年3月

  英国皇家学术院院士白馥兰,运用史料讲述了诸多曲折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明末清初繁荣的市井社会展现在了读者们的眼前。江南的纺织业如何运作?妇女如何进行劳动?读者一下子被她拉到历史之中,去认识历史上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作者:郭建龙

  版本:鹭江出版社 2017年4月

  自秦以降,中国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延续两千年。虽合久必分,但分久必合。支撑起帝国大厦的基石,除了官僚体制和儒家文化以外,还有一套庞大的财政系统。为了实现对全局的把控,攘外安内,金瓯永固,中央帝国须具备强大的财政能力。王朝的兴衰更替,莫不与政府财政能力的消长有关。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使出浑身解数,或休养生息,或改革财税、币制、土地制度,或盐铁官营,或卖官鬻爵,干预经济,任用酷吏,一切只为让国库充盈。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历代王朝的财税改革之路,详尽地描绘出中国古代财税发展与社会变迁史,作者试图找出藏在兴衰周期律中的财政密码。他提出,今日所谓的国有企业、垄断金融、公有土地制度等现代经济手段,并非全然来自于西方,而是在中国古代的经济实践中就已被频繁使用。

  以民间经济最繁荣的唐代为例,因沿袭前朝效率低下的土地公有制,朝廷一直得不到充足的财政收入,于是采取了一种奇特的养官制度,让各级政府将手中的土地出租,将货币放贷,所得地租和利息作为办公经费使用。到唐玄宗后期,财政已经养不起足够多的士兵,只好设立节度使,将行政、司法、财税、军事权合一,授予节度使。这种做法导致节度使权力过大,并引起安史之乱。

  许多历史事件的背后都牵连着财政,困扰历代统治者的财政问题,至今仍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徐学勤)

  《极简GDP史》

  作者:(英)黛安娜·科伊尔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4月

  GDP被称为“指标之王”,它是测算国家经济总量、检验政策有效性的工具,这个“要命”的数字影响着政府决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当然它也存在诸多先天性的不足。这本书带我们回顾300年的GDP发展史,繁荣与凋敝尽在一串数字符号中。

  《千年金融史》

  作者:威廉·戈兹曼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7年5月

  从金融史的角度,讲述五千年来金融如何塑造人类文明。作者从真实的历史故事而非数学模型出发,详细阐述了货币、债券、银行、企业等令人惊奇的金融工具和体系,推动了城市中心的扩张,促进了文明的繁荣,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

  作者:李弘祺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4月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之学”的观念从孔子就已经开始,并支配中国读书人的理想两千多年,其重要特点就是读书是为了自己的道德培养,只为了学习本身的价值而学习。然而,读书的社会目的始终是个人的道德品行与社会及政治之间的和谐融合,“一个人固然必须全心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以及与知识的融合,他也必须同时不忘自己的道德成长带有社会意义。” 

  《学以为己》不断强化传统中国的这种教育理想,坚持把教育视为一种高度个人化的事务,并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维中一再出现的重要主题。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讲座教授李弘祺结合过去四十多年教育史的研究,在《学以为己》中对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做出梳理和总结,试图澄清中国传统教育特色如何与中国人对教育的构想、理念和价值相互影响。

  在教育制度方面,李弘祺详述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机构的变迁,考察从察举到科举的考试制度变革;论及教育思想,书中则一方面强调儒家经学的复杂发展和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学教育在摆脱威权桎梏的实践。《学以为己》尤其重视传统中国庶民的教育,强调知识人在中国教育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李弘祺看来,“中国传统只有一个教育,而这个教育在儒家的影响之下,通过知识人对历史的解释和呈现,造成一种重视历史案例、接受历代知识人教化的权威人格”,得以形塑成所谓“传统的中国人”。(李佳钰)

  《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

  作者:左松涛

  版本:三联书店 2017年4月

  近代新式学堂与中式私塾之争,亦对应着新知识人与旧读书人之。本书试图参照当年的历史环境和背景,呈现对中国固有教育的不同观察,以期对近代中国迈向现代教育的努力给出公允的述评。

  《新教育场域的兴起 1895-1926》

  作者:应星

  版本:三联书店 2017年5月

  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现代教育萌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代。本书通过三个个案考察,牵涉“五四运动”时代老师辈和学生辈两代人,展示了从1895年到1926年三十年间,新教育场域逐渐兴起的艰难历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