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
作者:(加)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4月
《春之祭》是由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一部芭蕾舞剧,于1931年5月29日在巴黎香舍丽榭剧院公演。这部剧因标新立异,在法国引起巨大反响,喜欢的人认为它标志着现代艺术的兴起,不喜欢的人则将其斥为垃圾。
看似只是艺术界的一次大胆尝试,为何会与一战扯上关系呢?其实,《春之祭》揭示了现代主义精神的特点,即具有非理性的冲动。这部剧的公演,恰恰代表了人们渴望摆脱常规秩序的枷锁、资产阶级的循规蹈矩,以及欧洲旧有的传统。他们渴望当下的生命和体验,将反叛看成那个时代的精神特质。
《春之祭》公演前后,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德国人早已对英法统治下的欧洲产生强烈不满,渴望通过暴力方式做欧洲乃至世界的老大,这部剧反映出当时德国人的心态。这也就能够很好地解释,德国人为何要在一战前介入欧洲的国际事务,又为何在一战后把希特勒选举上台,并为他发动二战提供土壤。
作者敏锐地发现了艺术与政治之间的隐秘关系,发现了艺术是人们当下精神状况最完美的体现。艺术家敏感,能把很多大众习焉不察的思想变动,通过艺术作品传达出来。很多文学学者喜欢结合时代去探讨作家作品的意义,但这本书却将研究方式调转了180度,通过艺术作品的内容去追寻它带给人们精神的转变。
这本书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范例,让人们不得不思考,艺术作品与时代及个人之间的关系。(宋晨希)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作者:(德)瓦尔特·本雅明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4月
作者批判了现代化城市和机械工业对人们精神思想的限制,发现了现代人是如何被物质奴役、沦为商品的附庸。本雅明开创了西方批判主义的思潮,为当下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另一角度的思考。
《导读福柯》
作者:(英)萨拉·米尔斯
版本: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7年4月
法国哲学家福柯批判理论向来以晦涩难懂而著称,如果想最快了解他文本里的精髓,选择导读书系不二法门。福柯发现了现代人无时无刻不被权力所规训,我们获得的知识和话语背后,也蕴含着当下时代的现实需求。这本书不厚,却把福柯一生最重要的贡献进行了清楚的介绍。
《逃亡》
作者:(俄)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2月
谈到俄罗斯作家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读者一般会想起他的《大师与玛格丽特》。而当我们受到感动,开始热爱这位作家的时候,总是会希望读到他的更多作品。
戏剧集《逃亡》是布尔加科夫作品中的重要部分,它收集了作家的七部代表性剧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开始动笔写作《大师与玛格丽特》之前,布尔加科夫会认为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剧作家。
阅读此书,要把它放到《大师与玛格丽特》《狗心》《剧院情史》《莫里哀先生传》的队列中去理解,还要把作者放到亚历山大·格林、帕斯捷尔纳克、帕乌斯托夫斯基、什克洛夫斯基、巴别尔、左琴科等作家的诸种境遇中去理解。
全书最重要的两部剧作是《土尔宾一家》与《逃亡》。前苏联的审查机关曾经批评《土尔宾一家》为“白卫军的《樱桃园》”,这种批评几乎是中肯的。而我个人认为,《土尔宾一家》的混乱气氛可能更接近于《三姊妹》,真正相似于《樱桃园》的应该是由八个梦境组成的《逃亡》。
书中的其他作品也都各有特色,展示了布尔加科夫细致入微的思考。(江汀)
《阿赫玛托娃诗全集》
作者:(俄)安娜·阿赫玛托娃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4月
在特定历史时期,只有诗歌才能处理现实。“俄罗斯诗歌的月亮”阿赫玛托娃,经历过俄国大地深重的苦难,却保留了最敏感纤细的心灵。在首次出版的三卷本中文全集中,我们得以聆听这位“哀泣的缪斯”对人类的爱的低吟。
《长夜漫漫路迢迢》
作者:(美)尤金·奥尼尔
版本: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7年5月
1939年夏,二战阴霾笼罩下的旧金山,诺奖得主、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不堪心灵魔鬼的折磨,开始撰写内心深藏多年的自传之戏。家庭悲剧是开启奥尼尔全部作品秘密的钥匙。在这部“消除旧恨,用泪和血写的戏”中,奥尼尔一字一泪,刻下人生漫漫长夜中的独白。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作者:(美)汉娜·阿伦特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17年1月
在得到二战中的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将在耶路撒冷被审判的消息后,犹太裔美国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主动要求以《纽约客》特约记者的身份亲赴以色列。一年后,她为这场庭审撰写的报告以五篇连载的方式在《纽约客》上发表。1963年5月,它们结集成册,就是这本《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半个世纪过去,这是无删节简体中文全译本在大陆首次出版。书中详细记录了这场世纪审判的全过程,试图还原历史现场,探讨战后审判的合法性。“平庸的恶”的表述最早就出自于此,它醒目地出现在这本书的副标题里,“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是艾希曼让阿伦特意识到“恶”的平庸无奇,“艾希曼令人不安的原因恰恰在于有如此多的人跟他一样,既不心理变态,也不暴虐成性,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们都太正常了,甚至正常得可怕。”而无力思考并拒绝思考,“对一个人造成的灾难可能要比这个人自身具有的所有罪恶动机加在一起还要严重”。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经刊出便引发轩然大波,那段时间整个欧美知识界的公共讨论都无法完全脱离艾希曼审判这个母题。阿伦特也为此承受巨大压力,批评和质疑声不断,包括她曾经的同事和朋友。他们都无法接受阿伦特着力把艾希曼刻画成“平庸之人”,认为那是她有意为艾希曼开脱罪责。然而,在阿伦特看来,这是她为了接近事实真相必须摒弃的情感羁绊,“我不持任何政治立场,无论是作为犹太人还是别的……我的报道里根本没有‘观点’,只有事实和一些结论。” 阿伦特并不无情,她只是用她自己的方式爱这个世界。(李佳钰)
《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
作者:(美)伊丽莎白·扬-布鲁尔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5月
阿伦特与海德格尔坠入爱河,与雅斯贝尔斯亦师亦友,与海因里希·布吕赫相知相守,与玛丽·麦卡锡亲密无间……作为汉娜·阿伦特最亲密的学生和朋友之一,伊丽莎白·扬-布鲁尔用这本传记写下阿伦特充满戏剧性的一生。
《虚构的犹太民族》
作者:(以)施罗默·桑德
版本:三辉·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6月
历史上不乏对犹太民族的负面评价和刻板印象,这本批判性民族史主动挑战主流史学叙事,试图揭开“犹太人”的神秘面纱,解构犹太民族的古老神话,为“犹太人”集体进入民族国家这个不可逆的历史进程寻找一种更富现代性的方式。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