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灵都》
作者:(奥)雷立柏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17年5月
奥地利学者、人大教授雷立柏在中国20多年,他所选择的异国孤身生活不太符合中国人对生活的主流理解,但雷立柏在他所投身的拉丁语教学、中西文化交流领域享受着自由与幸福。随笔集《我的灵都》集结着这段跨文化生活的点滴,也展现了一位世界公民的生活方式。
跨文化的对话在书中随时可见。比如“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里面有丰富的拉丁语词源:“精神性的建设”来自aedificatio mentis,“委员会”来自拉丁语的committo(“委托”)等,而大多数中国人觉得它们由来已久。雷立柏试图在中国当代社会与拉丁语词源之间、在拉丁语和汉语的修辞学之间架桥,要“过桥”的中国人势必要承受和接纳一些挑战性甚至颠覆性的对话。雷立柏曾说,古典与传统有可能被重新发掘,加之当今中国对重建精神价值的渴求与全球化的大背景,我们可以像彼得拉克那代人一样从古典中寻找精神资源回应当代问题。
拉丁语传入中国已有700多年,此前也有“雷老师”曾在中国建教堂、医院和学校。可惜曾经的世界公民们在中国近代史的变迁中多被遗忘。在《我的灵都》中,雷立柏表达了一位久居中国的世界公民对北京的情感——尊敬,因为了解这样的历史,包括它的深沉与曲折,一个人才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尊敬,才会找到他的“灵都”。(孔雪)
《中国岁月》
作者:(英)玛丽·蒂芬
版本: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2月
玛丽·蒂芬母亲的家族有三代女性曾侨居中国,她们与时任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书信、日记揭开了这位执掌大清帝国海关40年的外国官员复杂的情感世界,后人得以窥见清末在华外国人的社交网络和沿海通商口岸的风貌。
《东方之旅》
作者:柏安理
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7年4月
这是1579年到基督教被禁止的1724年间,耶稣会在华传教活动的首部叙事史,回溯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最初踏上中国大地时,如何努力学习汉语和中国思想,并将罗马天主教翻译到中国文化框架中,从而催生中国基督教徒。
《大地册页:一个农民父亲的生存档案》
作者:杜怀超
版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7年4月
今年春,很多人被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一首写无名母亲的诗《母亲的专列》打动过。在苍茫的乡土大地上,多少个母亲、父亲,无关各种名义,甚至连名字也被淹没?杜怀超笔下的父亲一辈子活在杜家楼。这是一个两省三县交界的村子,闭塞、偏僻,村名曾在上世纪中后叶随着公社、生产队等组织形式几经更改,这片土地上劳作的人们则在新时代的激流里,经历着情感、信仰,尤其是土地伦理与土地道德层面细微的裂变。杜怀超写父亲,一件件事日常、平淡,揉在一起看,却都像刺儿菜长满田地一般扎进他七十多年的生命里。一个地道中国农民的每一次异变都与大时代的波动紧密镶嵌,时而伟岸,时而隐晦。“自己挖一口井,自己进去”,杜怀超以一个乡村逃离者的身份,写出对无数中国乡村父亲的告慰之作。
杜家楼离我们很远,但这份农民父亲生存档案中那些日常、质朴甚至原始得血腥的中国农村生存画面,逼人走向最形而上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该怎样活着?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我们,翻开它,看一眼被这个时代撕开却又被掩盖了的伤口,也能从乡土中最粗糙、原始的生活图景中检视人性中的幽暗,校正人生的位置,珍惜当下的生活。 (孔雪)
《大地上的亲人》
作者:黄灯
版本:理想国·台海出版 2017年3月
黄灯和杜怀超有相似的靠知识逃离乡村的生命轨迹。2016年春节,《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经新媒体演变成一个公共传播事件,作者黄灯关于几代国人城乡迁徙的写作已持续十多年,因戳中转型期社会痛点而格外刺眼。
《往事入画》
作者:张才柱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4月
张才柱生于1946年,常年在重庆北碚乡下务农,被查出患有淋巴癌6年后,他决定创作“回忆画”。150余幅画作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重庆乡下的生活与生产景象,留下一份罕见的中国农民自主绘下的日常生活史。
《北京口述历史》系列
作者:定宜庄
版本:北京出版社 2017年2月
“我在我住的小区出门散步,已经听不见北京话了。”学者定宜庄说。从1999年第一本旗人妇女口述历史专著《最后的记忆》到如今的“北京口述历史”丛书,定宜庄从史学出发的口述史研究始终落脚于北京城和人。
因二战而起的口述史在其发源地西方发展为一种公共运动,在台湾学界也有深入发展,但在大陆,作为群众运动的口述史很难成为澎湃的主流;另一方面,口述史在史学界仍受冷遇。定宜庄对此直言隐忧:国内长期一元化的声音,容易让人对事物存在旧有的固化理解,而且好的口述访问者需要有一定的学理“门槛”。从一开始做口述史,定宜庄就基于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关于空间、族群的理论,以及对“发展”的反思去选取样本。她寻找的北京城往事的讲述者,既有东城的爱新觉罗后人,也有城墙根下的穷人,涵盖了满族、回族、蒙古族,也能为研究移民和土著的区别、族群认同提供依据。此外,她在文献上下足了钩沉索隐的工夫,通过附上以资考证的资料、补充大量注释,尽可能让口述背后的故事得以呈现。
在大多数人眼中,北京是一个狂奔向前的都市,但定宜庄用了一个让人意外的词“沉没”来形容它。这一套深描北京城与人的只光片影,是在城市“沉没”之前,一个城中人无奈而痛心的一种怀念。(孔雪)
《牛津口述史手册》
作者:(美)唐纳德·里奇
译者:宋平明、左玉河
版本:人民出版社 2017年1月
上世纪40年代,口述历史学在美国发展为一种公共运动。唐纳德·里奇曾在《大家来做口述史》中所倡导,人人都有权利也应该做口述史,这本《牛津口述史手册》则详尽介绍了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撂地儿》
作者:方继孝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1月
与定宜庄“北京口述历史”中《生在城南》的关注群体相呼应,《撂地儿》写了40位曾在天桥撂地演出过的艺人,结合其从艺经历梳理了京韵大鼓、西河大鼓等曲种的流派演变与发展过程,呈现了民间的曲艺世界。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