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汉堡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商定近期举行首轮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
|
据新华社电 7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闭幕后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将充分发挥高级别对话机制增进了解
习近平指出,自海湖庄园会晤以来,双方工作团队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推动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下阶段,双方要共同努力,牢牢把握中美关系大方向,相互尊重、互利互惠,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两国元首同意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增进双方战略互信。双方商定首轮全面经济对话于7月19日举行,并将于近期举行首轮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双方将充分发挥4个高级别对话机制作用,增进相互了解,推进务实合作。
中美两军联参部11月将首次对话
习近平指出,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已取得重要进展,双方正商谈开展一年合作计划。双方要共同推动两国经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要积极推进执法、网络安全、人文、地方等领域交流与合作。要促进两军关系发展。两国国防部长要早日互访,要共同做好美军参联会主席8月访华、两军联合参谋部11月举行首次对话、中国海军参加2018年“环太平洋”军演等工作。
习近平强调,双方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
特朗普表示,很高兴同习近平主席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当前,美中关系发展很好。中国是美国重要贸易伙伴,也是在国际事务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美方愿同中方拓展各相关领域的对话和互利合作,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
中方重申反对美国在韩部署“萨德”
双方就朝鲜半岛核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习近平强调,中方始终坚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中方已多次表明自己的原则立场,即国际社会在对朝鲜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的活动作出必要反应的同时,要加大促谈和管控局势的努力。中方重申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两国元首同意继续就朝鲜半岛核问题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
双方还讨论了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就加强中美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的协调与合作交换了意见。
王沪宁、汪洋、栗战书、杨洁篪,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及多位内阁成员、白宫高级官员等参加会见。
习近平结束访问回京
7月9日,在结束对俄罗斯联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事访问并赴汉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回到北京。
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国务委员杨洁篪等陪同人员同机抵达。
当地时间8日晚上,习近平离开德国汉堡启程回国。德国政府高级官员到机场送行。
■ 综述
德国舆论和学界高度评价习近平访德
据新华社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4日至8日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德国舆论和学界人士高度评价习主席访问,肯定了访问对加强中德两国关系和推动全球合作的积极意义。
习近平主席5日在柏林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高度评价中德传统友好,为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下阶段发展描绘新蓝图、明确新目标、规划新路径,一致同意深化政治互信、加强务实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密切多边配合,推动中德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多家主流媒体头条报道会谈成果
德国《南德意志报》《世界报》《每日镜报》《新德意志报》等主要报纸6日均在头版头条报道了习主席与默克尔的会谈成果。
《南德意志报》刊登题为《默克尔寄希望于中国》的文章说,默克尔希望通过与中国加强合作来缓和德国面对的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法兰克福评论报》发表文章说,德国政府视中国为可靠伙伴。
德国《商报》7日刊登德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泽林撰写的评论文章《用一个声音说话》。泽林表示,德中两国彼此为重要伙伴,在英国“脱欧”和美国影响力趋弱之际,“中国人和德国人则在不断扩大其全球回旋余地”。
“李总理刚走,习主席再访,这种似乎打破常规的‘礼遇’不但凸显出德中关系之重,更说明两国之间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已经到了不拘一格、同舟共济的高级阶段,什么都不会影响双方务实合作、互助共赢的决心。”《欧洲新报》总编辑范轩7日对记者说。
分析称访问使“一带一路”得到更多响应
此次访德是习主席自2014年来第二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访德期间,习主席还同默克尔共同出席柏林动物园大熊猫馆开馆仪式、共同观看中德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并见证一系列合作文件的签署。
范轩说,国宝大熊猫到来等一系列活动让民心更加相通、文化更加交融;习主席的到访本身就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最好的诠释,使这一倡议在德国更加具象、得到更多响应;在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背景下,访问也将促使双方共同应对挑战,使双边经济交往更加包容、开放、规范。
他认为,习主席此次对德国的访问不仅带来了大国的智慧与担当,还更多地带来了老朋友的坦诚和厚道,将促使德中关系好上加好,使本身就以高速运行的各项务实合作再度得到提升。
7日,习主席在德国汉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并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包容 推动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认为,从习主席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中国推动全球化的决心非常坚定。
辜学武表示,中国政府已经做好了准备,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新型包容性全球化”的一部分,通过打造海上和陆上互通互联机制,将目前还未充分享受到全球化好处的群体融入到全球生产活动中来,使全球化也能惠及他们。
■ 专访
德国发展研究院院长迪尔克·梅斯纳
“本国优先”的政策导向十分危险
德国智库德国发展研究院院长迪尔克·梅斯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德中合作未来前景广阔,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呈现诸多新抓手和新机遇,两国关系必将持续走向深入。
两国应携手推动落实《巴黎协定》
梅斯纳说,从宏观层面来看,全球化时代下的世界各国相互关联程度极高。“人类文明依存于全球共同的资源,这包括环境系统、资源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任何一方不可能超脱出来。”
梅斯纳表示,德中两国都是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两国经济在全球有重要作用,两国学者参与重塑全球思想,两国企业的行为也关乎全球民众的生活方式……德中两国也因此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伙伴。”
梅斯纳强调,“本国优先”这种政策导向在当今时代十分危险。德中两国秉承的全球化主张代表着大多数国家的正当利益,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两国应携手合作,推动国际社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中德双方的合作前景广阔、光明
对于汉堡峰会上中国领导人就解决全球经济面临问题提出的四点主张,梅斯纳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主张的具体体现,包括设施建设、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设想,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主动肩负了引领作用。
梅斯纳表示,21世纪的三大机遇分别是:创造有效利用资源和零碳排放的经济模式、发展包容性增长的经济模式、改善人类生活的数码化经济。
他认为,以中国的科研技术实力,德中可以共同参与标准制定,推动相关经济和财富模式发展。此外,德中两国经济互补性强,随着中国科研与技术实力的提升,双方合作前景广阔、光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