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书评周刊·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书评周刊·书情

书情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醒来的女性》
作者:(美)玛丽莲·弗伦奇
版本: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7月
《傅秉常日记》
作者:傅秉常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6月
《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
作者:(以色列)施罗默·桑德
版本: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2017年6月
《知识分子》
作者:(英)保罗·约翰逊
版本:台海出版社
2017年8月
《情感暴力》
作者:(日)加藤谛三
版本:北京时代华语/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7月
《脸的历史》
作者:(德)汉斯·贝尔廷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文学

  《醒来的女性》

  作者:(美)玛丽莲·弗伦奇

  版本: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7月

  “她是最应该感到幸福的,父母疼她,吃得好,穿得好,没有受过伤害。可她本身就是一个呼啸的战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从小热爱读书和写作的小镇女孩米拉知道,母亲和社会对自己的期待是结婚生子、家庭和睦,做个贤妻良母。从一个因聪颖和独立被看做“异类”的女孩,成长为一个相夫教子的普普通通的女人,米拉和那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女性无异。但对于米拉而言,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足以将她压垮。最终,丈夫的出轨成为最后一根稻草,米拉离了婚,自杀未遂,后与十几位遭遇不同、性格迥异的女性朋友结识,互相倾诉,彼此扶持,不同身份背景下的女性的无奈与辛酸跃然纸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本书曾被引进一次,但因为女权的声音在其他种种诉求中过于微弱,因而反响平平。而今,“女德”依然占据着一方教育市场,当很多女性被施之以恶却不自知,再回望这部写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说,就会发现,其中的诸多不公与偏见尚未褪去。庸常生活往往因其平庸乏味令人习焉不察,而今是否还有人如作者玛丽莲·弗伦奇这样,事无巨细地娓娓讲述女性被压抑的内心世界。从小说的只言片语中,你或许可以看到很多女性的命运缩影,看见祖母、母亲,也可能看见你自己。

  社科

  《傅秉常日记》

  作者:傅秉常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6月

  出于战时对国家的责任感,傅秉常虽有所迟疑,但还是于1943年出任苏联大使,直到1945年,成为国民政府最后一任驻苏大使。傅秉常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我有强烈预感,因为我无法期待外交部的支持,我在莫斯科将一事无成。”但从《傅秉常日记》一书中可以得知,驻苏联期间,其在提高中华民国国际声望、恢复新疆主权等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傅秉常日记》是傅秉常出任苏联大使的三年日记,1943年的日记主要记载了其在苏联的见闻,之后两年主要记载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的情况。此外,对于苏联民众的日常生活、不同国家外交官的百态乃至个人情感都有记述。这本书带我们回到七十多年前的外交现场,从“外交”这一独特的角度去观察战争、政治及国际秩序的重建等重要问题。

  历史

  《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

  作者:(以色列)施罗默·桑德

  版本: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2017年6月

  犹太民族向来因其苦难波折受到全世界瞩目,然而,当人们将其视作屠杀与驱逐的受害者时,少有人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其历史。继《虚构的犹太民族》和《虚构的以色列地》之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施罗默·桑德写下“虚构三部曲”之三——《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在以色列本国及西方学界引发争议。通过回顾自身的成长经历,追溯犹太民族和以色列的历史,桑德质疑犹太民族的定义方式,并揭露了以色列对“上帝选民”理念与大屠杀苦难的鼓吹。桑德借书写人们因身份问题在以色列遭遇的种种荒诞和不公,剖析了以色列的等级差别与殖民本质。

  “由于无法忍受以色列法律强加于我虚构的民族属性,更难以忍受它在世界其他民族面前自诩上帝选民俱乐部的成员,我愿意放弃做犹太人并不再自认为是犹太人。”桑德此话一出,舆论哗然。然而,在对犹太人的道德优越性、犹太复国主义的种族政治、以色列等级差别等问题的一系列质疑过后,桑德试图给出上述症结以答案:建立一种世俗的、非排他性的、超越犹太复国主义的以色列身份认同,寻找具有普世原则的发展之途。

  智识

  《知识分子》

  作者:(英)保罗·约翰逊

  版本:台海出版社

  2017年8月

  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罗素、萨特……这些响当当的大人物,在现实生活里有没有不那么光鲜的一面呢?保罗·约翰逊的这本《知识分子》就是将他们头顶的光环抛开,审视和观察这些人。透过五个基本的判断标准——道德、对亲友的态度、对自己理念实践的行动力、表里一致的诚实、对暴力的态度(作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约翰逊串起四处散落的史料,以此为据,揭露了这些人文知识分子声名背后不为人知的私生活:虚伪、虚荣、傲慢、粗暴、自私、贪婪、吝啬、偏执、自恋、言行不一……

  作者一点点揭开这些潜藏进历史褶皱的人性阴暗面,目的或许不是彻底颠覆他们的公众形象,而是使人看见更丰满、更复杂的人性。全书的最后一句写道:“任何时候我们必须牢记知识分子惯常忘记的东西:人比概念更重要,人必须处于第一位,一切专制主义中最坏的就是残酷的思想专制。”而认清这些人也有灵魂之恶,是一次祛魅的过程,也在警醒我们:不必轻易盲从。

  心理

  《情感暴力》

  作者:(日)加藤谛三

  版本:北京时代华语/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7月

  “我都是为你好。”“只要我多牺牲一点,就可以了吧?”“只要你觉得幸福,我可以接受。”表面上正常的话语一旦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反复出现,你就需要警惕自己被“善意”地“操控”了。“善意的操控”,即以善意为名,控制对方的内心,是情感暴力的一个面向。所谓情感暴力,指的是“隐藏自己的敌意和攻击性,用爱的语言去束缚、虐待、折磨对方”,它包括情感威胁、虐爱、神经性的爱情渴望等。为什么一个人长大成人后也无法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明明看上去幸福美满的原生家庭,为什么孩子会自卑?为什么父母并没有施以拳脚暴力,却让你怀有强烈的负罪感?情感暴力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不管是父母与子女,夫妻、朋友、亲人之间,还是上司与下属,它就像隐形杀手一样伤人至深,而受害者却往往不自知。日本知名心理学家加藤谛三用具体案例与专业知识为我们讲述情感暴力的特征与隐藏在诸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提出实际的解决办法,帮助我们摆脱看不见的暴力的束缚,进而更好地爱与被爱。

  艺术

  《脸的历史》

  作者:(德)汉斯·贝尔廷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脸,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当我们透过大众媒介之眼观看明星时,是什么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整容盛行的当下,人们对改造外貌的狂热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观念?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欢用手机自拍,甚至有人迷恋于此无法自拔?脸,关于面具、肖像、自我,也关于仪式、崇拜、真相、镜像,既是人类学、心理学,也是社会史、艺术史。汉斯·贝尔廷的《脸的历史》试着给出上述问题的答案。贝尔廷从石器时代的面具讲起,从宗教仪式到殖民地博物馆,从戏剧舞台上演员的脸部表情到欧洲肖像画、摄影、电影和当代艺术中关于脸的观念变革,从大众媒介的造星运动,到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的虚拟脸,作者论证了:“作为脸的媒介,面具与各种不断变换的关于脸的阐释相伴相生;也可以说,正因有了面具,才形成了各种关于脸的阐释。”这是一部关于脸的图像史,一部阐释“脸”的艺术哲学著作,它突破了艺术史研究的传统框架,试图打破某些流行观点的老生常谈,是对漫长历史中诞生的人类自我认知的一次全新的探索。 

  本期书情主持:新京报记者 张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