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本溯源
家校沟通历来就是教育常见矛盾的高发地带,出现互怼,双方都应该反省。
因为一份暑假作业,上海某学校三年级的班级群里出现了尴尬的局面——老师和家长微信群里互怼。由于刚换了老师,孩子的暑假作业多了一倍,原来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做,新换的语文老师也给孩子布置了作业。一位家长忍无可忍质疑了老师,没想到,竟然被老师痛骂一顿,喊他退群,而其他家长则保持沉默。
这样一场仅限于文字的风波,只不过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一次龃龉,可是,经由媒体曝光之后,许多人似乎从中看到了更多的问题。是老师错了还是家长错了?为什么这么一件小事会引发这么多人的共鸣和热议?
先从事件的导火索来看,其实就是家长觉得孩子的课业负担过重。新语文老师的作业是,每天把课文抄一遍,把作文书抄一遍,再加上阅读。这种作业可以称为“以抄代教”,是典型的教学懒政的一种。
几年前,就有专家说过,现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最大阻力是某些“中小学老师”。阻力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哪怕是改变中考或者高考题目中的一两个题型,他们都会非常不适应。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用这样的题型对学生作应试教育了。题型一改,他就不知道怎么教了。
不愿意改变并不是因为不能变,而是因为懒得变。不论是“以抄代教”,还是阻碍改革,都是教学懒政的表现,这不能不说是有些教师自身的怠惰和失职。《礼记》有言: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一般学习的规矩,最难做到的是崇敬老师。而尊师重教从来就是两方面的事情,一面是他人的尊重,一面是自我的尊重。而且,后者可能才是尊师重教的根本。一些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尚且不负责任,还怎么指望赢得他人尤其是家长的尊重呢?
课业负担过重的另一个极易被忽视的原因还在于,不良的学习习惯。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作业多,是因为做作业的时间长,有的要做四五个小时。可是,这些家长往往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孩子做作业的时间长,很可能是在磨洋工或是注意力不集中,是孩子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诸多教育家早就指出,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些家长显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一遇问题,便指摘学校,如此一来,学校越来越胆小,孩子越来越娇气,各种行为习惯也越来越差,受苦的最后还是家长和孩子。
家校沟通历来就是教育常见矛盾的高发地带,出现这样的互怼,双方都应该反省。一方面,教师们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尊、自强、自重,努力追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境界,不懈怠,不偷懒,方能赢得家长尊重;另一方面,以父母为第一责任人的家庭教育应该扛起自己的责任,双方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中达成共识,共同完成树人的教育大业。
□赵清源(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